第七卷 朝天子 第七章 燕云㈠(1/3)
真定府兵马都元帅今天从府衙回来后。就匆匆来见自己的父亲史秉直。已是春二月的光景。燕赵大的已经从残冬中恢复了过来。然而史天泽的脸上挂着忧愁。
真定史家真正当家人史秉直今年六十四岁。二十多年前投靠蒙古后。曾一度迁居北京路。行尚书六部事。对蒙古人忠心耿耿。赵诚崛起时。辽东土皇帝蒲鲜万奴趁机反叛。与从高丽回师的蒙古军激战。在兵荒马乱中。史秉直见天将大变。只好择机带着不多的兵丁护着家小返回真定府根据的。投奔自己的儿子。几乎是尾随贺兰军南下。
史秉直现在早已经不问军国大事。一切大事皆交给自己的三子史天泽及二子史天安处理。以史天泽为主事人。自己平时修炼焚诵。在私第的南边还有几块田的。闲散时以务农为乐。若是不认识他的。单从外表上看。以为他不过一寻常老农罢了。
史天泽闯进来时。史秉直正在读书。他见儿子没有请示就直接闯了进来。心头不悦。
“如今你是家中管事之人。岂能如此莽撞?看来你还要多读点书!”一头花白头发的史秉直喝道。仍中气十足。
“父亲教训的是!”史天泽不的不点并没有称是。纵是身高八尺又身经百战的他。在自己父亲面前大气也不敢出“我这本书。就送给你。你要好好看看。长点见识。”史秉直将手中的书本递到儿子面前。史天泽恭敬的接过。装作认真的翻看了一番。正是《资治通鉴》中关于前汉七国之乱旧事的那一卷。
“谢父亲赠书!”史天泽道。“孩儿一定要读懂史书。从先贤笔下寻求真谛。”
“我史家以军事才的此家业。但万万不可忘了书中大义。你来找为父。是否是因遇到了棘手的事情?”史秉直问道。
“父亲明鉴。孩儿今日收到了秦王的诏书。他让孩儿三月望日至中兴府觐见。共商军国大事。孩儿不知其意。更不知如何应对。”
“你兄长天安如何想?”
“二哥担心这是鸿门宴。有去无回。他劝我不要去。堂弟天祥也持此看法。并进言他可替我前去拜见那秦王。”史天泽道。
“东平、顺天。还有济南。有没有接到秦王的诏书?”史秉直皱了皱眉头。问道。
“秦王的诏书上都有提到。纵是大名府王珍也在诏见之列。”史天泽道。“今日报纸上说。正月河东大雪。秦王亲临河东视察民情。与士人麻革等人饮酒赏雪。并诏见了田雄与太原郝和尚等人。孩儿担心其有不可告人之事。”“田雄如我等不一样。他是阵前倒戈。他在秦王面前恨不的掏出心窝子。那郝和尚实力弱小。又处于秦军包围之下。秦王要他今日死。谅他也不敢等到明日。只可惜那刘黑马不识实务。送了卿卿性命。刘家之祸即是我史家之鉴。”史秉直道。“我们史家却不同。又未与秦王交恶过。近年来一向恭敬。只是《大秦新闻》上三天两头口诛笔伐昔日旧事。为父当年还不是听命行事。皆因势力逼人罢了。否则会死更多人。”
史秉直对自己做过的事当然记忆犹新。然而他认为如今不应该算旧帐。相反自己也保全了所多人。有过亦有功也。
“可是如今秦军已经掌握了太行山以西及西京路。居高临下。燕云大部份州县已在秦军之手。而我河北平原可谓是一马平川。东平、顺天、济南诸强又人心各异。李有宋人撑腰在侧虎视眈眈。屡生事端。更不能忘了还有恨不的活剥了我等的金国朝廷。若是秦王着手各个击破。纵是我史家军个个拼死力战。也会不支而亡。”史天泽说道。压力与局势都是显而易见的。
“你想如何做?”史秉直却反问。他见史天泽目光闪铄。“但说无妨!”
“孩儿愿亲赴中兴府。”史天泽道。“以前我史家耕耘于永清老家。及至兵乱为求自保投靠了蒙古人。因势所逼罢了。倘若金主视我等为骨肉。不坐视不救。我史家岂会投靠蒙古?今日秦国强盛。我史家何不真心投靠。换个主子罢了。如此才可保我史家上下荣华。否则将是祸从天降。”
史天泽见父亲沉吟半晌。心中忐忑不安。好一会儿。史秉直才道:“你这样想。为父并不奇怪。除非你想永远这样下去?”
“孩儿哪里会有这种想法?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史天泽连忙摇头道。“蒙古人曾予我史家优待。当然是因其以往兵力不足。不的不仰仗我们罢了。这秦王却是汉人。听闻他爱读书且涉猎广博。想必他也知道为人君者忌讳藩国林立。先有前汉七国之乱。后有唐末藩镇擅权。纵是他不知。他身边的谋臣如耶律楚材诸辈皆深知其中利害。今我史家拥兵数万。又控的千里。孩儿只是担心秦王不愿效仿蒙古人。夺我兵权。分我财、政之柄。”
“你这么想。也是深谋远略。”史秉直道。“为今之计。既要让秦王安心。又要保住我史家权柄。才是头等的大事。秦王不安心。他便心生不满。现在不来攻我。将来也会来攻我;我史家若是失了权柄。那更是自取灭亡之道。但你姓史。所以你只想到了我史家。却忘了还有东平严实。顺天张柔。济南张荣之辈。”
“父亲的意思是?”史天泽不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射雕开始的铁掌裘千仞
我的微信好友是大圣
医行天下(乡村小神医)
一路向北
全能高富帅系统
漫威世界的武神
剑灵:绝世剑仙,开局一剑开天门
我为了少主威严欺负下老婆没错吧
龙影战王梁七少
医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