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眼界和格局(5/7)

单,把尚北大米运到东南亚,包装换牌子,再运回来,就是进口高端大米了。

以尚北米的品质,根本不用营销,就可以卖出天价。

从农民手里以不足一块钱的价格收米,经过加工、出口、国外精洗、包装、再进口,一套操作下来,一块钱的米可以翻十倍,卖泰国香米的价格。

到时,他就可以和德盛,还有另外一家国外公司分钱了,每年最少也有50亿元的净利润。

而且,还不仅仅是这么多。

龙江省、吉省周边,种植与尚北大米相同品种的大米,年产量在几百万吨之多。

虽然品质上与尚北大米有一些差距。可是,一旦尚北大米在他的手里打响了名声,有了销路,那其它地区同品种的米也势必要水涨船高。

要是...掺杂在尚北大米里一起销售呢?

到时候,行业标准是他的,尚北大米的统销权、品牌都是他的,那又是多大的利润?

可惜,这就是眼界的差距,也是格局的问题。

董战林、德盛有这个眼界,也有这个格局,在他们眼里,这就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可是在尚北人眼里,却看不到这个生意,还以为他们一无所有。

所以,董战林才会下这么大的血本,找来了德盛,找来了管理公司,甚至还让德盛利用关系,让国际粮企来站台。

他做的所有这一切,目的就是要给尚北一个他们无法拒绝的诱惑。

......

董战林可不是来做慈善的,尚北发展不发展和他不关心,他本来也不是为了尚北的发展而来的。

如果发展集团让他来主导,那还好说。

可是,尚北非要控制权,那就给他们。

砸几个亿,只要把尚北大米攥在自己手里,随你们怎么玩!至于能不能发展起来,却是和我董战林没关系了。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还算顺利,尚北的领导们没见过什么世面,已经被他的大排场砸晕了。

再说直白一点,这是一场阳谋,没有任何违规和阴谋算计。只不过是眼界的差异,让徐文良看不到那么远。

在他眼里,几个亿、十几个亿投资的发展集团,肯定要比尚北大米的销售权要重要得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之似水流年】最新更新章节〖第78章 眼界和格局〗地址https://wap.xbqg888.com/339/339455/171_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