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四面楚歌(3/7)

大腕》,4300万。

说句难听点的,还不一定比齐磊拍两季《向往的生活》收广告的数额多。

而同样是2001年,香港本地的全年票房就4.5个亿港币。

两方一比,确实借不上什么力。

可是,要能挺个十几年……

全球第二大票仓,一年四五百个亿的总量,养活一个东方好莱坞玩一样。

不过,齐磊并不是可惜这些电影公司,而是可惜香港电影的工业体系。

其实,这和一个国家的工业体系是同样的道理,想摧毁一套工业体系太容易了。可是想重新再建立起来,那就太难了。

香港电影在齐磊眼中,最可惜的不是没有好作品了,而是没有把传统和工艺留存下来。

至于后世有人诟病香港电影的类型太单一,不是警匪片,就是武侠片,即便活下来,也就那么回事儿。

这一点,完全不是问题!

类型单一,是市场和地缘的原因决定的。

就那么点大,最辉煌的时候,也就是香港、宝岛。加一点日韩和东南亚,能做出多大的制作?

这就好比韩国电影被一些人吹上天了,可是你看它有大制作吗?

没有的!体量在那儿摆着,只能在题材上下功夫。

只要把体量提上去,香港电影不是做不出警匪片以外的东西。

星爷投靠内地市场之后的几部片子,从《功夫》开始,你看格局还小吗?

香港电影试图转型的《蜀山》、《风云》那几部片子,同样可圈可点。

文艺片方面,也同样有拿奖无数,口碑爆裂的好作品。

……

总之,这个年代的香港电影,有人才、有工业体系,是最好的黄昏。

可黄昏终究是黄昏,各大电影公司、制作公司,有点无力回天的感觉。

而更加致命的是,随着内地娱乐产业的逐渐成形,港星纷纷出走,幕后人员也是大量流失,导致整个行业陷入恶性循环,一天不如一天了。

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爆出来张国戎的天价报酬,还有改签内地经纪公司的消息。

你就说,这些电影公司老板得是什么心情吧?

掐死张国戎,干死齐磊的心都有。

当然了,有人可能会说,明星能出走,电影公司、制作公司就不能吗?他们也进内地不就得了。

呵呵,哪有那么简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之似水流年】最新更新章节〖第373章 四面楚歌〗地址https://wap.xbqg888.com/339/339455/383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