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税使】(2/5)



“也罢,”费元禄说道,“做酒楼掌柜,也算个好营生,只是莫要丢了诗书。”

“小子谨遵教诲,”赵瀚作揖道,“告辞。”

费元禄意兴阑珊,挥手说:“且去吧。”

除了银钱和书稿,赵瀚啥都没带,也谁都没惊动,拄着长枪独自下山去了。

风雪吹打着面庞,不时踩空跌倒,赵瀚却心情愉悦,犹如脱困而飞的笼中之鸟。

再过四个月,他就十五岁了,古代算虚岁十六。

鼎盛楼二掌柜,是赵瀚给自己留的后路。可以一边打工赚钱,一边结交三教九流,待时以静观天下之变。

凛冬时节,河口镇依然繁华,只要信江和铅山河不被冻住就行。

“哥哥,你来啦!”费泽(剑胆)热情招呼,这厮现在是酒楼的账房先生。

赵瀚将长枪靠在柜台里,问道:“这几天生意如何?”

费泽叹气道:“生意还好,就是门摊税又涨了。”

赵瀚笑道:“朝廷缺钱,什么税不涨?”

“也涨得太多了,”费泽低声说道,“前些天,县里来了太监,是专门催税的,县太爷也没办法。”

“当今圣上,颇有万历爷遗风。”赵瀚调侃道。

正德时期,市面上有门摊税、行市税、商(品)税等种类。由于到处设立皇店,太监胡乱摊派,搞得税种五花八门。

嘉靖初年,力行改革,各税合一,统征“门摊税”。

这种门摊税以县为单位,规定各县应缴的税额。知县根据应收税额,让县城和市镇进行分摊,每个季度征收一次,年底再运往课税(司)局,由课税部门层层上交到中央。

万历年间直接炸了,皇帝派出矿监税使,不要命的疯狂盘剥。

当时最恐怖的是矿税,太监见哪家特别有钱,便污说此人家里有矿,不赶紧补税就直接抓人,当时搞得倾家荡产者无数。

崇祯皇帝如今被逼急了,也派太监到处催税。

河口镇的门摊税,年初就涨了一拨,年底又说还要涨,而且太监直接跑去县衙催逼。

太监肯定能吃饱,知县跟着啃骨头,吏员们可以喝汤,苦的是店铺和摊贩——中央朝廷其实增收有限,那些商税都被层层私吞。

费泽指着街面上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朕】最新更新章节〖第74章 【税使】〗地址https://wap.xbqg888.com/340/340400/7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