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593章 多事之秋(1/3)

1936年的12月,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

因为就在这一个月,校长置华北地区日军不断向平津地区侵蚀、不断挑起事端的严峻形势于不顾,却是准备调集重兵对完成了战略大转移,已经来到陕甘宁地区的红色军队进行新一轮的围剿。

而且,校长故技重施,依然打算采用驱狼吞虎的计策,命令已经日落西山的东北军和一直跟自己貌合神离的西北军作为围剿的主力和进攻的一线部队。

就是再蠢笨的人也能看出校长这番布局后面并不算深藏的目的。

那就是让东北军和西北军去跟红色军队拼个两败俱伤,然后他带领实力雄厚的中央军坐收渔翁之利。到时候不论是哪方胜利,最后必然都会被已经手握十几个德械师的校长一鼓而下。到时候该消灭的消灭,该收编的收编,一举消除校长的心腹大患。

而此时的东北军实际上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自己的老家和大本营丢了,张大帅苦心经营数十年积累的财富和底蕴全部拱手让给了日本人。

而长城抗战的失败,迫于全国舆论和政治上的压力,东北军又不得不将最后一块能够养精蓄锐的沃土平津地区也让给了29军,自己只能躲到贫瘠的大西北苟延残喘,什么军费补给全都要看别人脸色,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丧家之犬。

而且,当初鼎盛时期兵力达60万人的东北军,现在也仅仅只剩下不到20万人,而且军饷粮草都得不到足额的供给,军心和士气低落涣散,官兵怨声载道。

在这种情况下,你说张少帅还有什么底气和胆量去跟经历了万里长征的艰难险阻,已经锐变为钢筋铁骨的红色军队去较量?

而且之前又不是没打过,早在红色军队到达陕西的时候,东北军就想乘红色军队立足未稳之将其消灭。但是直罗镇一战,不但是东北军中还算稍有战斗力的109师全军覆没,更是暴露了东北军指挥混乱,军心不稳的致命弱点。

直罗镇一战直接打消了张少帅那些不切实际的小心思,也彻底将他打醒了过来。

到了此时,他终于明白,打是死路一条。

但是不打么,后面的校长又如何会答应,只要他将粮饷补给一断,也不用谁来打了,这近20万部队也许一朝之间就会分崩离析。

打是死,不打也是死,那就只有“拖”字一途,管他后面如何发展,拖得一时算一时。而且张少帅在此期间还抱着一丝侥幸的心理,多次上书和请见校长,陈述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请求,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