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欲望和执念二(2/5)

了?”罗玉茹有些羞赫冲着齐天笑着。

午后时分,齐天刚刚结束一场宋应星组织的汉洲天工院的交流授课,看着时间尚早,便信步来到女子学堂,寻到罗玉茹。

因为婚期将至,两人彼此之间的关系反而变得有些扭捏起来,并减少了见面次数。因而,突然看到齐天竟然到女子学堂来找她,罗玉茹不免显得有些羞意。

“前几日,琉璃场弄出了比较清晰的镜子,我想着,你见了定然喜欢。今天就拿了一块给你,先将就用着。以后,待琉璃场的制镜工艺提高了,镜像还会更加清晰。”齐天说着,将手里用布蒙着的一块巴掌大的镜子递给小姑娘.

罗玉茹好奇地接过镜子,对着自己的面庞照了起来,脸上也慢慢浮现出惊喜之色。

在明以前,人们大量使用的仍旧是铜镜,在中国最早发明铜镜就是古代用铜做的镜子。不过,在这个时期,大明沿海地区巨富之家,或者王公贵族也有以玻璃为镜子的,其来源主要是欧洲高价贩卖而来。

在远古时期,人们以水照面,铜器发明以后,以铜盆盛水鉴形照影。《尚书》《国语》《庄子》等先秦著作中,提到过古人“鉴于水”。《说文·金部》释“鉴”为“盆”,因此可以说盛水的盆(鉴),就是最早的镜子。随着合金技术的出现,才开始了使用铜和锡或银铅等制作铜镜的历史。

秦汉以后,镜的使用更加广泛,镜的制作也更加精良。它的质料包括金、银、铜、铁等,以铜最为多,也有镀金银的、背面包金银的、或镶嵌金银丝的。隋唐以来,还有带柄的、四方的,各种花纹应有尽有。

不过,提及玻璃制造,就离不开中世纪的威尼斯,其当时生产的玻璃制品精致细腻,样式新颖,价格也时分昂贵,堪比黄金。他们为了垄断玻璃的生产和价格,威尼斯禁止原料外运,更不准玻璃工匠去其他地区传授技艺。甚至,在1291年,所有的威尼斯玻璃工场全部搬迁到与威尼斯隔海相望的姆拉诺岛上。他们给予岛上的数千玻璃工匠以高薪,但严禁他们离开小岛或与外人会面,并规定对岛上携带玻璃、泄露机密的工匠处以死刑。

直到16世纪后,开始有玻璃工匠逃到岛外,分散到欧洲各地,逐渐将玻璃技术流传开来,但对于东方而言,玻璃制造技术仍旧是一个未知的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1635汉风再起】最新更新章节〖第392章 欲望和执念二〗地址https://wap.xbqg888.com/355/355963/39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