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白兴德的变化(2/3)
不费力的样子,看来力气着实不小。
将椅子放在白兴德身后,高珂再次恭敬的深施一礼,这才走回唐曦身旁。白兴德也同样客气的回了一礼,然后面朝唐曦说道:
“大王言重了,跪候君上,本事臣子应尽的指责,老臣岂敢言累。”
唐曦点了点头,说道:
“坐吧。”
“诺!”
见白兴德坐定,唐曦这才继续说道:
“奏议既已呈上,阁老为何不先回去,是担心寡人不重视吗?您是知道寡人的,这种事情,寡人定当慎之又慎。您又何苦在此苦等数个时辰。”
可能是年纪大了,又是文官,加之站了很久,白兴德的脸色微微有些苍白。不过好在他平时注重养身,身体素质还过得去,至少他的气息平稳有力。
“大王为了烽国的江山社稷,劳神伤身、殚精竭力,从不放纵私欲。老臣见之,如饮甘露,多久都不嫌多,何来苦等一说。”
白兴德一统马屁拍完,顿了顿,继续说道:
“至于说这次县守的人选,因此次遴选有些仓促,加之各县政务需马上处理,所以老臣安排这些人明日正午变走马上任。按律,走之前,大王需要亲自过目,如有不合适的,正好替换。”
唐曦微笑看着白兴德说完,点了点头。这个时代还没有科举的说法,一般官员的任免,都是靠朝中大臣的举荐,而最终谁做官一般都由左相决定。
这样的做法,有利有弊。至于利就不说了,显而易见的东西,而弊却是非常的突出。举荐入仕,基本由左相一手操作,所以基本都会成为其门下之人,使左相拥有很高的实权,很容易形成相权高过王权的现象。
对于这个现象,历代君主又想出了另一个方法。那就是在官员出任之前,由君王亲自检视一遍,合格者亲自任命。这样,多少能缓解其中的矛盾。
白兴德身为内阁辅臣,被委任这次遴选官员的负责人,按照规制,特意来唐曦这里请示。唐曦摸着短须,疑惑的问道:
“这么急吗?”
“哎...烽国这些年虽然安定了,但是官员多是老旧之人,这告老还乡的官吏一走就是一片,而这些地方却是不能少了父母官啊。”
白兴德似乎很是无奈,看着唐曦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唐曦也是知道这个现象的,脸上同样露出了哭笑不得的表情,摇了摇头说道:
“看来,我烽国需要大批青年官吏啊。那寡人先看看阁老的奏议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