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主考出题(2/3)

李钦载好奇道:“你现在的功夫很高了吗?老魏教了你多少招?”

义阳露出傲然之色:“若与宫中禁卫厮斗,弟子能以一敌三……”

“然后禁卫跪在你面前掐你人中,痛哭流涕求你不要死?”

义阳一滞,嗔意满面地白了他一眼:“先生……”

啧,习武的人撒起娇来,妥妥的铁汉柔情。

“去吧,待我安排好了,派人告诉你们,回到长安后谨言慎行,莫惹是非……”

李钦载说着语气一顿,神情有些赧然。

算了,自己这个当老师的隔三岔五惹事,实在没脸告诫学生莫惹是非,自己都做不到的事,何必勉强别人?

努力思考了一下究竟有什么事是自己能做到,所以有资格告诫她们的。

想了半天,李钦载终于挤出来一句:“你俩……不准早恋!”

这话说得理直气壮,抛开前身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不论,李钦载如今倒是想早恋来着,来不及了……

…………

出科考题不是轻松的事,大唐的科考如今不算太规范,没有明清时期的先秀才后举人最后进士这种不停打怪升级的规则,但也有固定的流程。

通常是地方官员荐举,然后经过当地的选拔后,长途跋涉来到长安城,成千上万的考生便通过一场考试定胜负。

贞观年间,李世民站在太极宫的钟鼓楼上,看着当科的进士们排着队走进太极宫觐见,李世民不由志得意满,说了一句名言,“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矣!”

然而这只是一句粉饰的话,事实上贞观年间由正常科考渠道入仕当官的人才很少,少得可怜。

当时的主流途径还是经由世家门阀举荐,读书人不得不向当时的高门权贵投行卷,被世家看重者,自愿为其党羽者,才有资格免试当官。

直到如今的李治登基后,多年来朝廷取士其实也大多以世家举荐为主,科考每隔两年一次,但推行得颇为艰难,为了推及科考,这件事李治和武后干了一辈子,才堪堪将世家门阀打压下去。

李治和武后要做的,便是绕过世家门阀,让寒门子弟接受朝廷的直接考核,由朝廷决定人才的选拔和淘汰,将朝堂里的世家势力降到最低。

李钦载接受了这桩差事,其实是非常麻烦的。

首先要参考历年来算科题目的题型,在此前提下,李钦载再决定自己出题的难度,朝廷取士的名额也决定了题目的难易程度。

就像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李治你别怂】最新更新章节〖第824章 主考出题〗地址https://wap.xbqg888.com/383/383100/82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