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回京述职(3/3)
是猛增。对于大郑朝这样一个农耕经济的国家,无疑是巨大的利好。>
特别是山东青州,及其周边地区势头更猛,粮食产量猛增。上交朝廷的税收猛地涨了一大截,皇上又怎么能不高兴?经过验证青州改州设府已经通过。>
李淼作为青州知州功不可没。现在已是正五品官职的青州知府李淼,朝廷已经令他即日回京述职,这样的人才皇上怎么能不大用?>
而此时的朝堂上,也出现了今年难得一见的喜气。其实大臣们也是希望朝廷中兴的。毕竟自己也身处朝堂。大郑朝中兴对群臣们都有好处。>
只是在朝廷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取舍,大都会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这可能也是人性吧。>
这时群臣眼看龙颜大悦,皇上这是要重赏的意思。等皇上金口一开就不好办了呀。>
群臣中不知谁嘀咕了一句,“李淼可是才二十岁的新科进士,前途无量啊。”>
“对啊,好像他们这一届的状元郎才刚升任正六品翰林院修撰。”>
“年纪是轻了点,不过年轻人嘛,有的是机会。”>
本来还是喜气洋洋的大朝会,一下子变成了菜市场。众臣你一言他一语,虽然声音都不大。皇上也是听不清楚,但皇上知道众臣也不同想法啊。>
朝堂帮派林立,有不同的声音再正常不过。就是李守中一派的,对李淼的重用也是意见不一。李守中站在群臣之中,也是无奈的摇着头。>
朝堂上难得意见如此的统一,这难道是嫉贤妒能。>
皇上也是了然,也不可能为了李淼一个人,影响大郑朝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于是皇上的金口闭住了,脸色也恢复了往日的威严。>
至于大功臣李淼的回京职务再议,朝堂上的惯例。有不同声音出现,那就再议咯。>
五天后,李淼接到了朝庭的通报。青州改州设府,李淼成为了青州首任知府。速回京述职。>
/>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