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老乡,过来聊聊啊(3/5)

钱出来补贴,而不是一昧的用徭役代替。

杨景素虽说省里没钱,但多少也能挤出50万两,那么余下的300多万两省道建设费用就得总督大人想办法解决。

贾六这边虽获得四川方面的450万两投资,但这钱他要用在通商工业上,如果挪来修路,那天津肯定要成烂摊子。

手头还可以挪过来的款子也剩的不多,保隆项目的二期、三期正在推进中,大概年底之前还能凑几十万两出来,但越往后怕是收益越差。

原因是老富这支股票最近涨的厉害,他涨了,老四鬼子这支股票肯定就绿了。

再说,忠于老四鬼子的反清分子们,也不尽是家财万贯的。

于是,贾六很自然的想到号召直隶军民捐款修路。

其实,他也不是不可以在直隶同老富在四川一样搞“捐官纳粮制”,当初他走上官道的九品蓝翎长不就是借这机会买的么。

但直隶作为大清工业化的试点,吏治不说清明吧,起码得过的去。要是胡乱卖官把个地方搞的一塌糊涂,那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了,也对不起他苦心营造的青天形象。

前脚大张旗鼓整顿吏治,平反冤案,重办贪官污吏,后脚大肆卖官,不是自个打自个脸么。

贾六算过了,直隶全省人口接近三千万,其中城市居民据布政使司衙门统计有286万之多,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左右。

如果按农村人口一人五文钱,城市人口一人十文钱算的话,直隶全省百姓就能为修路解决四五十万两之多。

另外凡在官府当差的人员,无论是官还是吏,亦或帮闲跑腿,按级别捐款,也能凑个几十万两。

两者一结合,百十万两银子不就有了么。

前期一开动,后期再从娱乐产业罚款,以及整顿各行会,办理经营执照什么的,省财政再挤挤,大概就能把两条省道搞定。

后面通商一成,财源滚滚,自是不必担心缺钱的事了。

当然,贾六必须强调自愿这一原则。

凡官办各单位及下属机构,包括、总督、布政、按察这三大衙门,所有人都必须无条件自愿捐款。

省里的学校、府里的学校、县里的学校也要行动起来,如果秀才们不肯自愿捐钱修路,那是不是可以考虑让他们在家里自学,以及秀才岁试定等时是否也要看看这个秀才有没有为国家出力啊。

百姓不肯捐钱,是不是可以让三班六房的帮闲跑腿经常过去做做工作,劝一劝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人,得加钱】最新更新章节〖第635章 老乡,过来聊聊啊〗地址https://wap.xbqg888.com/417/417761/634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