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38章 水利(1/2)

“嗯,好,但也说不定,他们家老太太身体不好,若是出了意外,他还得在归安待几年呢。”

花祧对李清还是有些担忧的,若是再在归安待几年,花二伯身边的位置跟他大概率是无缘了。

“没事,我暂且自己也行,我算是看明白了,只要我这粮种司不扩大,现在这样我自己也可以,若是以后扩大了,那是还需要人手,就你说的社交方面的人手是非常需要的,我实在是对这方面不感兴趣。”

花二伯说完还有些委屈了起来,他是真的不喜欢跟那些人一起吃吃喝喝,感觉吃饭的时候说话都下刀子,吃顿饭就显得特别累。

他如今就按照老三说的那样,尽量少说话,即便是不得不说话,那也不会说出绝对的话,能含糊就含糊,能避开就避开。

花祧提起三头的亲事,主要是因为觉得李清以后大概率是会跟着自家二哥后面的,又是亲家关系,早点相处也比较好,再就是花二伯和李清性子上相差甚远,也就当着拿着三头的亲事问题磨合一些好了。

花祧在这边聊了会儿就重新回到了书房,这时候沈励已经回家,这雪落的大,沈励的下班时间也比较早一些。

花祧一边看着桌子上沈励整理好的资料,一边陷入了沉思,这些是大霁建朝以来所有冬日里雪灾的资料数据,里面很是详细的记录了灾情和受灾面积,以及赈灾情况。

雪灾其实还跟一个东西是紧密相连的,那就是燃料,冬日里取暖烧火的燃料是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如今即便是宫里,燃料几乎都还是柴炭和木炭。

因为这个每年伐木也是巨量的,花祧从书桌边扒拉出纸,提笔就开始写了起来。

这封给皇上的奏折是先从自己去湖广赈灾写起的,转而就写到了兴修水利这个事情上了,用大量的词句说明了兴修水利的重要性。

接着就说起燃料问题,这些柴炭木炭都是伐木烧制而成的,如今已经有官员上书提议要大量种树,不然这样下去这炭火似乎是有烧尽的那一天。

但目前为止在民间这件事并没有引起重视,花祧再次的写了植树的重要性,且同时隐晦的说了一下这几十年气候的变化,花祧倒也是没有直接说。

而是很隐晦的提到以前的服饰多比现在的豪放多了,但是因为如今的大霁人保守了吗?并不是,而是气候不一样了。

言下之意就是天比以前冷了,这些炭的消耗就会越来越大,若现在不抓紧植树,再过几十年上百年,那可真的不好说会怎么样了。

说了一大圈之后花祧重新回到自己的初衷,再次的提到兴修水利的事情,,兴修水利疏理河道,这样之后无论是洪灾还是旱灾,百姓遇到灾情都是能稍微缓解一些。

再就是如今大霁经济发展的快,若是能发展一些当地的商会参与到兴修水利之中来就更好了。

还有一个花祧觉得重要的是,经济发展好的后果是越来越多人不愿意种地,若是水利还不好,那种地就更少了。

虽说有钱是能买到粮食,但若是种地的人减少了,那每年大霁的粮食就变少了啊!而从周围地区买也不是一个好法子,毕竟周围那还不如大霁富裕呢。

比起出去买,这块土地上的人民更喜欢自给自足,写着写着花祧莫名其妙的想到了东北大米,呃,花祧停下了手里的毛笔,重新拿了一张白纸出来铺在桌子上。

再次提起笔写下了“女真”这两个字,这次皇上御驾亲征是把正北边的鞑靼驱赶走了,在后世看来鞑靼所在的范围应该就是蒙古,而无论是平行世界里的大明,还是这里的大霁,对蒙古都是分成两个部分。

东边的叫鞑靼,西边的叫瓦剌,这些鞑靼被驱赶去更北的地方了,但北边暂且还算不上统一并入大霁的领土,因为还有一些零碎的小部落没有收拾。

而现在东北边的是女真,此时的女真应该还在内斗,而女真占据的这块土地,在后世是有着粮仓之称的黑土地。

大霁所在的这片大地,在后世有几大粮食的产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四川盆地,而现在除了东北平原,其他的地儿都是在大霁境内。

虽然如今都是人工种植收割,效率是跟后世不能比,但至少说明这几个地方的气候地形都是最为合适种稻子的啊!

而其他的地方还可以种植小麦,花祧觉得如何算算,除去天灾这日子还是能过的,毕竟如今的赋税也谈不上很重,像这次湖广就免除了半年的赋税。

但花祧也没有很乐观,因为稻种子改良之后,这赋税怕是重新调整的,但现在花祧有了一个想法,若是把赋税这件事情和水利联系在一起呢?

或者说这两个本就是连在一起的,因为百姓除了赋税还有徭役,而朝廷一旦兴修水利,那百姓就得去服徭役。

兴修水利是要出钱出力的,很多时候小的水利工程衙门都是在和当地的士绅大户互相推来推去,而上面若是下定决定兴修水利,那基本上赈灾加上水利工程每年在全国的财政支出中是要占15%左右的,这还不包括那种大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军王猎妻之魔眼小神医 本宫独得偏宠 侵入人间txt 都市之战帝归来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失忆后,冰冷老公突然吻我99次 叹生死 联盟最强导师 突破之王 柯先生,花海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