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工商业初发展(2/3)

“至于敢伸手贪的,咱就砍了他们的手,杀了他们的头。”

“标儿,你还是顾虑太多了,咱告诉你一个道理,这文官就像是地里的韭菜,割掉一茬,后面马上就会冒出一茬来,你不用害怕没人替你治理这个国家。”

“倒是对他们太仁慈才会坏事。”

朱标:“……!”

他发现自己说大道理永远也说不过朱元璋。

看朱标貌似很受打击的样子,朱元璋不由呵呵一笑道:”标儿,咱知道你的意思,高薪养廉的道理咱怎么会不懂,但现在国家不允许啊!”

“现在国家初立,正是百废待兴,需要老百姓修生养息的时候,咱不可能收太重的税,无论是商税还是农税都是如此。”

“现在的税收也就勉强够用而已,多出来的一些还要以备不时之需,用来赈灾救民呢,可是没法子提升官员俸禄了。”

朱标闻言点了点头。

这个问题说实话其实挺无解的。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生产力的问题,生产力不提上去,国家就穷,国家穷官员俸禄自然就低,官员俸禄低,自然就要贪,然后国家就会变得更穷。

这是一个魔咒。

是中国古代封建国家大都不超过三百年的根本原因。

“我有一个建议!”朱标突然开口。

“什么?”朱元璋脸上露出一丝感兴趣的神情。

“我想再成立几家官营商行,包括造纸、制糖、纺织、等等所有明末有技术改进的行业都要涉猎,然后在明初建立工坊。”

“这些工坊具体的经营要找适合的商贾去经营,朝廷不干涉具体的内部事务,但可以派人进行监督,同时每年给这些商贾发放净收益的一部分作为酬劳。”

“而剩下的盈利一部分可以补贴国家,一部分可以用于继续扩大生产,父皇觉得怎么样?”

朱元璋闻言眼中顿时一亮。

两年前,朱标建议成立了皇家钢铁商行。

这家商行经过两年的发展,已经在全国建立了十二个大型的冶炼工坊。

一方面工坊冶炼的铁锅、农具等用具大大的缓解了民间铁制品稀少的现状,而且因为用到了新的炼钢之法,所以这些铁制品质量更好,价格更便宜,极大的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另一方面,有两个新建工坊所在地去年发生了自然灾害,经过朱标协调,这两个工坊都招揽了一大批流民进入工厂做工,大大缓解了当地的灾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最新更新章节〖第六十一章 工商业初发展〗地址https://wap.xbqg888.com/423/423484/6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