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章 谁包围谁?(2/4)


皇帝太年轻、太弱小,像是一只误闯进入虎穴的羔羊,之所以没有被马上吃掉,是因为肉太少,不值得猛兽下口。

这是匈奴人想要制造出来的气氛,韩孺子看到的却是另一个真相:大单于封锁了消息,帐外的绝大多数匈奴人还不知道塞外的动向,帐中的贵人知道,所以他们摆出这样一副架势,其实是色厉内荏。

大单于将楚使留在帐外,是要将他们的茫然惊恐传染给皇帝,没料到其中一人竟然能听懂匈奴语。

与众多臣子一样,韩孺子原先存着必死之志,现在却有了必胜之志,脚步轻松,神情坦然,对左右两边的锐利目光视而不见,径直走到大单于面前。

大单于半躺在舒适的软榻上,去年在碎铁城谈判之时,他还是谦逊睿智的老人,今天却是一位蛮横骄傲的异族君主,高高在上,随时准备泄雷霆之怒。

论到虚张声势,大单于确实比一般匈奴贵人做得更好,但也仅此而已,他的表现更让韩孺子相信,塞外的消息对匈奴人是一次重击。

匈奴贵人齐声怒喝,示意皇帝向大单于下跪。

即便没有瞿子晰的提醒,韩孺子也不会下跪,直视大单于的双眼,说:“大单于别来无恙。”

大概是不信任金家兄妹,大单于身边另有一名通译,小声向大单于耳语。

大单于冷酷的脸慢慢融化,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稍稍坐直,抬下手,命令贵人们闭嘴,然后嘀咕几句,通译小心聆听,随后挺直腰板,傲然向客人说:“匈奴大单于敬问楚国皇帝:匈奴人看到了楚军的坚韧,楚军也领略了匈奴的强大,可还需要再来一战?”

韩孺子平静地说:“再来一战?战斗从来就没有结束,大楚将士严阵以待,正在城中等待匈奴人。”

通译像是长了两副面孔,面对大单于时谦卑有加,转向皇帝时立刻变得倨傲无礼,“匈奴大单于敬告楚国皇帝:晋城必亡,匈奴人给予你们苟延残喘的机会,你们若不珍惜,今日夜间,就是城中全体楚人灭亡之时。”

韩孺子微皱眉头,问道:“苟延残喘?大单于想不出这个词吧?”

通译脸上微微一红,“大单于就是这个意思。”

韩孺子摇头,“不对,大单于不只是这个意思,他在害怕,因为苟延残喘的不是楚人,而是匈奴人。你告诉他,匈奴人撤出晋城的时候,朕就已经知晓一切,他以为是谁安排的整个计划?你还可以告诉他,此刻塞外的楚军大将,就是那位带走右贤王姬妾的魏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