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6回 冤孽啊!(1/2)

官兵人马虽多,但眼见得几个魔王凶神恶煞的冲出来,头领转眼间就被杀害,脑袋轱溜溜的滚,无头的尸体鲜血还在一个劲的喷,乱哄哄的都不敢上前。

华荷禄急得大跳,大声吼道:“他们人少,围住他们,围住他们”但他又不是官兵的将领,没有威望,根本没人理他,被武松赶进身前,一把拉下马来,当头一拳打了过去。

武松小的时候,曾有一个少林寺的云游僧人从家门前过,见武松筋骨粗壮,适合练武,便传了武松一套练拳的功法。

武松初时练拳,第一日将一百张草纸绑在一棵两人合抱大酸枣树上,对着草纸用力打拳。第二日撕下一张纸,只留99张草纸绑在树上,第三日再撕下一张,只留98张,纸打烂了就换,每天依次递减。

待得一百日后,一拳打在酸枣树上,打得大树乱颤,酸枣掉一地。第二年我去看时,树上已经看不见酸枣了,地上掉了一地黄豆大的酸枣和枣花。

到第三年我再去看时,酸枣树喃酸枣树禁不住打,早就死了。

此时一拳打在华荷禄太阳穴正着,华荷禄惨叫声都没有发出一声,七窍流血,头骨碎裂而亡。

官兵中有几个勇武的,挺着长枪围了上来,被燕顺刷刷几刀,砍翻两个,其余的一哄而散,胡乱逃命去了。

西门庆见势不对,慌乱调转马头想要逃跑,可官兵拥挤在一堆挡住去路,马放不开速度。王矮虎听他勾引了我老婆,对他怀恨在心,追上去照着马腿就是一刀,那马惨嘶一声,摔倒在地,西门庆甩下马来,绊得晕头转向,胡乱爬起来又要逃命,被经过的一个小喽啰顺手一刀,取了项上人头。

一路冲杀出了县城,官兵不敢上前,死了官员将领又不敢不管,派出几个人骑着马远远吊着。当务之急是尽快甩开官兵,刚才之所以那么顺利是因为武松和王矮虎杀了领军将领,官兵群龙无首,无人指挥。如果再有将领领兵前来就不好对付了。

我说道:“我们这么多人在一起目标大,不如分开行动,走小路到清风山汇合。”几人点头称是,于是我和武松一组,燕顺和王矮虎各领几个喽啰分作两组。

临别之际,我看了眼刚才砍死西门庆的那个小喽啰,才十四五岁,稚气未脱。这么小就事业有成,上山干起了喽啰这么一个前途无量的职业了,刚才砍西门庆那一刀可是又准又狠啊

我问他道:“小子不错,我很欣赏你,你叫什么名字”那小喽啰一听兴奋的道:“俺叫杨太,俺年龄小,大家都管俺叫杨幺。”

“吸”老子倒吸一口凉气,怪不得小小年纪就这么凶狠,原来还是个未来之星,西门庆死得不冤。叹息完毕,我就和武松钻进了树林里,向着清风山的方向前进。

话说阳谷县中,潘金莲也在收拾着包裹逃命。原来西门庆对老子说的是假话,潘金莲根本没有和他两情相悦。

说实话,本来在二楼窗台上放一根棍子就不怎么安全。前几日,西门庆在我家窗外晃悠,潘金莲发现院外有一个人老是在走来走去,便推开窗子看一看是谁,哪知一不小心,将那根铁叉竿碰落下去。

西门庆正在边晃悠边想:“好一个雌儿,怎生得手”突然听见楼上响动,抬头看时,一铁杆正中额头,差点没被打死。

潘金莲一看,这可不得了,忙下去查看,又叫来王婆帮忙将西门庆送到诊所。潘金莲心里有愧,便耐心服侍西门庆,端茶倒水。西门庆见潘金莲如此温柔,更是被迷得神魂颠倒,发誓一定要将潘金莲搞到手。

恰巧昨日碰见了华荷禄惊慌的模样,一问之下,发现我有勾结山贼之事,只觉机会来了,喜从天降,欢喜莫名。

遂找来典吏夏恭基,司吏钱劳商议:“如今要想抓住武大郎兄弟,最好从别县调兵。阳谷县官差衙役多有武都头和武大郎的心腹,派本县的官兵抓捕不妥”西门庆和邻县清河县县令也相识,于是几人决定到清河县搬救兵。

清河县县令听得西门庆诉说情况,认为李达天一定已经遭遇毒手。若抓住这几个杀害朝廷命官的凶手,大功一件,忙吩咐属下张都头,点了三百人马,前往阳谷县捉拿强人。

张都头听说强人只有十来人,觉得这次的功劳相当于是白捡的,十拿九稳。第二日一早,欢天喜地的领着人前来捡功。

哪知道张都头遇见了武都头,惹到了阎王,凡是欢天喜地的几人,都丢了性命。

潘金莲听见我反出了阳谷县,向东京方向逃去,知道自己身为武大郎妻子,肯定也会受到牵连,趁着县衙还没来抓人,匆匆收拾细软逃出城外,想要到东京寻我。

只是从未出过远门,不知道东京在什么地方,又不敢找人问,心想东京应该在东边方向,便一路向着东方找。一直走到了东海边,才发现已经怀了孕,便在东海海边隐居起来,靠打鱼为生。后来有几个当地渔民垂涎其美色,潘金莲架起渔船逃命,一直往东逃,漂到了一座孤岛上,生下了一个男婴。潘金莲心中恨武大郎逃走时不管自己,所以便把男婴的武姓改为姓小犬。可又想武大郎,想着生了个男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最强上门女婿(叶风唐言蹊) 荷花重生记 宠妻无度:王的倾城医妃 冥王溺宠警花小妻 灵气复苏:小扫把星抡勺带飞祖国 三国之巅峰召唤秦昊 指剑碎星河 弃灵傀儡师 婚深意动,总裁先生请息怒 此刻我复苏了华夏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