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抽掉的积木(3/4)
一伙人。旗子不一样是果,根本不是一伙人才是因。就算两只军队设计的旗子撞衫了,也不会合并,意识到旗帜撞衫后,会立刻在自己旗子上添上两笔,再次变成两个不一样的旗子,然后指责对方是修正主义。
东正教聚集的那帮人没死没垮。只不过换了一个旗子照样认为自己是个体,并非和欧洲西边的那帮人一伙人。
如果认为自己是一伙人,就算两地之间方言不一样,平时为人处世的思想不一样,比如说北方开朗,南方细致。举着旗子不一样,但是两地的人会主动找自己旗子的相同点,然后相互总结出一个统一的旗帜来代表自己这一伙人。就像东方各个省份。平时相互黑,但是觉得自己这个国家是绝对不能缺其他省份的席位的。
所以风头无量的西方文明在没有外敌后内部开始摩擦了。冷战到来。冷战是西方文明取得优势后必然的过程。毫无疑问东方开始工业化了,东方天然的土壤,首先华北地区,江淮地区等粮食产地,是季风气候,周期型,稳定性很好的气候。最能让一个文明发展起来的气候。因为气候有周期,所以有历法,有了历法,这个文明就有时间感。有了时间感,过去时间和现在时间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就开始思考,随后眼光就看向未来的时间,最终走向决定未来时间的道路。
能独立在这条路上发展并且繁衍的文明,人口质量就是地球上杠杠的。赤道矮人,非洲部落,南美原始人他们或许有过历法,但是并不是千年一致的季风气候,所以断了。
质量上有了保证,然后是数量上的,华北平原,江淮平原,湖广,三大粮食产地,支持了人口数量基础。两大条件满足,再加上一点文明的进取心。对过去繁荣念念不忘的进取心。好吧,任迪的那个位面算是西方文明在后期玩脱了的表现。
任迪所在位面的这种事情,在其他位面也发生,不过角色倒过来,进取的的是西方文明。因为西方文明有同样的类似的条件,地中海便利的交通联系半个欧洲。照样也是有走工业文明的基础的。单纯的想在工业时代压制住欧亚大陆两端文明的天命。是很难得。
但是欧亚大陆中部,也就是中东,虽然资源多,但是粮食产地是一小块一小块的。且这一小块一小块,因为中东处于三块大陆交接的地方,也就是三块人口迁徙人口混杂的地带。整个中东的人口环境是动的,一时不停的在动,虽然东方中国一大块地也是动,但是一两千年大家互动,造就没有了陌生感,所谓所以山西人不在以晋国人自居,山东人也不在以齐国人自居。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