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六章 谈判(2/4)

基础工业会转移到中国,但是有些工业不会转移,而且西方有把握在这个方面久的压制中国。军工就是一方面。以任迪位面中国的那个状态,军工很一段时间,都不会胜过美国。还是因为世界体系。

在二十一世纪,完备工业体系按照需求将分别以两个枝条发展,第一个枝条是民用,因为大众需求,所以有庞大市场。然后促进这方面科技发达。这一点上在二十一世纪中国占据主动,大量的中国制造,重型工业设备,以及小巧的手机,都能在世界上有着强大的竞争,因为本土民用市场太庞大了。有这么庞大需求,所以民用科技就有发展的动力。科技会进步,进步后就会满足世界对民用品的需求,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然而在完备工业体系上还有另一个需求,那就是杀人的需求。武器的需求,这一点上,美国武器占据的市场庞大,而且美国喜欢挑动战争,刺激一下市场,因为有市场需求,地区压力,所以军工才有生产动力。在这一点上,靠着国内拨款中国武器部门,只能紧盯着美国的数据小心谨慎的进行追赶。至于创新?你军工国际市场那么小,你怎么有钱能和那些占据大部分国际市场的巨型军工企业拼创新。

的确民用和军用有相同的部分,但是军用大部分指标和民用是南辕北辙,军用零件对材料条件的苛刻程度,有时候对民用要求来说是无理取闹,而且成本太高。比如说飞机发动机材料,一道道工序,复杂的工序造出来的东西只能在飞机发动机上运用。至于能在民用上能创造多大价值?嗯,国家会尽量让这些技术在民用上创造价值。比如说美国的航空客运很发达,发达到挤压铁路。铁路网老化了,在更新高铁上慢了节奏。大量的钱砸到航空这种高成本的运输方式上。总要让航空在民用上多收一点钱吧。高铁这种抢生意的,先一边站着去。所以西方尽管工业总量萎缩。但是军工,他们的军工由于这个世界有需求。在市场上有份额。所以还是需要中国追赶。

所以虽然全球都是在完备工业体系的基础上,市场需求两种截然不同的市场需求,能对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特点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对国家战略上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说“与邻为善”的战略。和挑动紧张的战略。完全是相对的。

无论是军用需求还是民用需求,产生的进步都会对工业体系的技术产生促进。和平时期,民用的市场大,但是军用的标准高。反正除非促进到颠覆性科技诞生,二十一世纪,中国制造会一直挤压各个发达国家的民用市场,发达国家只能靠着贸易保护来维持住基础工业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