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天下第一书(2/3)
宣纸上的文字,“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兰亭集序!哥你写的是兰亭集序!”
“没错,是《兰亭集序》,所以它是王羲之的真迹,这千万别搞错了!”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也就是距今约两千年前,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的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就是《兰亭集序》。
王羲之的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我国历朝历代的书法家中,没有人能比王羲之更出色,所以王羲之享有“书圣”的美称。
而这位千古流芳的书圣大人,最为得意的作品就是《兰亭集序》!
《兰亭序》全文8行、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
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后世但凡学习行书之人,都会倾心于兰亭不能自拔。《兰亭序》洋洋洒洒跳舞一般的笔法真是让吾等后辈习书者望而生叹,赞叹于王羲之出神入化的书法技艺,赞叹于王羲之如水般流畅的文采。
历朝历代的书法家,都曾临摹过《兰亭集序》,比较出名的有唐朝五大摹本。
《虞本》为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所临,因卷中有元天历内府藏印,亦称“天历本”。虞世南得智永真传,直接魏晋风韵,与王羲之书法意韵极为接近,用笔浑厚,画沉遂,是最能体现兰亭意韵的摹本
《褚本》为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所临,因卷后有米芾题诗,故亦称“米芾诗题本”。此册临本笔力轻健,画温润,血脉流畅,风身洒落,深得兰亭神韵。是最能体现兰亭魂魄的摹本。
《冯本》为唐代内府栩书官冯承素摹写,因其卷引首处钤有“神龙”二字的左半印,后世又称其为“神龙本”,因使用“双钩”摹法,为唐人摹本中最接近兰亭真迹者。是最能体现兰亭原貌的摹本。
《定武本》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临本,于北宋宣和年间勾勒上石,因于北宋庆历年间发现于河北定武而得名。定武原石久佚仅有拓本传世,此本为原石拓本,是定武兰亭刻本中最珍贵的版本。也是最能体现兰亭风骨的摹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