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老骥伏枥 魏王失冠(2/5)
>
耳中听着那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曹操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笑容。>
他特地选在汉水岸旁举办元日宴会,为的就是让对岸的汉军看看他大魏的威势。>
威势越高,越能震慑敌人军心。>
凌汉台乃是面对汉水建造的,当曹操坐在王座上之后,他正好能从高台上看着对面汉军大营的所有场景。>
果然,当震耳欲聋的魏军欢呼声传到对岸的汉军大营中时,汉军大营中突地闪起无数火光。>
似惊慌,似察看。>
对于这一幕,曹操很满意。>
汉军大营中的关羽等人在听到那壮大的“魏王”欢呼声后,就纷纷来到岸边往对岸看去。>
当他们看到对面灯火通明,礼乐大作时,就知道是曹操在举办元旦宴会。>
随后关羽等诸将,一下就明白了曹操要在咫尺之外的对岸上,举办元旦宴会的意图。>
关羽见因为那数万声魏军气势高昂的欢呼声,令己方士卒开始有些慌乱之后,他立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
孟德既然要来攻心这一套,那他奉陪到底。>
关羽立即命人前去召集,军营中高嗓门的士卒......>
在魏军壮大欢呼声之后,整场元日宴会拉开序幕。>
主管接待宾客的谒者,将宗亲及两千石以上的高官一一领到魏王曹操台阶之下跪拜。>
在跪拜之后,这些曹魏高官为曹操献上寿酒。>
在献酒时,献酒的大臣先将寿酒跪授魏王的侍中,而后再由侍中将寿酒跪置王座前。>
魏王曹操对这些寿酒可选择喝,可选择不喝,依献酒的大臣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而定。>
对于那些宗亲献上的酒,曹操纷纷脸露笑意一饮而尽。>
但献酒的大臣,一定要饮下自己那杯。>
在献酒之后,本来便是献礼环节。>
但曹操崇尚节俭,之前他为避免献礼造成臣子互相攀比导致贪污,所以将这一环节给舍去了。>
在献礼环节后,高台上的谒者跪奏:“臣某等奉觞再拜,大王万年!”>
谒者一说完这句话,高台之上所有的大臣亦齐齐出来跪奏此语,当诸臣跪奏此语完后,高台之上礼乐大作。>
自此正式的宴会才开始。>
当魏王曹操开始进膳之后,跪地的诸臣才敢纷纷入席开始进食。>
而许多歌姬舞姬也纷纷在谒者的带领下,开始为魏国君臣献艺。>
凌汉台之上,魏国君臣既有美酒佳肴入口,又有曼妙舞姿所欣赏,脸上尽皆流露着陶醉之色。>
曹操在陶醉之余,亦时常观察着对面的汉军大营。>
他今日于数万敌军之前,大摆宴会,纵酒高歌,这是表达他对那数万敌军的一种蔑视。>
他便是要用今夜的元旦宴会来告诉对岸的关羽,来告诉天下人,莫要以为取得了几场小胜,便可以高枕无忧了。>
真正留有余力的是他曹孟德。>
而这亦是曹操为关羽设下的诱敌之计。>
若是关羽以为今夜他会因为举办宴会而放松警惕,从而想要夜袭,那就正好遂了他的心愿。>
他可还有数万大军,此刻正枕戈待旦着。>
因为酒精的麻醉,令曹操的情绪此时很高涨。>
在礼乐的伴奏下,他执着敲打起了食案上的酒杯,口中开始吟唱起他的得意之作《龟虽寿》起来。>
当曹操那动情的吟唱声响起之后,全场的歌舞乐声都很识趣的停了下来。>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随着曹操的歌声飘荡在高台之上,高台上的诸臣亦纷纷开始执着敲打桌案应和曹操。>
这首《龟虽寿》乃是曹操统一河北后,赤壁之战前所作。>
那时候他虽然已经五十几岁,却已经基本统一了北方,天下一统在望。>
因为感慨过往,又因为展望未来,曹操作了此篇。>
如今又是一次南征,有感而发的曹操不禁想起了这首乐府诗,将其吟唱了出来。>
曹操此时吟唱这首诗,也是为了激励自己,毕竟今日过后,他已经六十六岁了。>
而在曹操的吟唱之下,高台之上诸臣亦皆心有所感。>
曹操已经不年轻,他们这些跟随曹操鞍前马后数十年的臣子,年华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神武至尊
九千岁要父凭子贵
迷踪谍影
凡辰缘
婚情深几许
辰之佣兵团
娘子,龙袍请穿好,我要读书的!
我绑定了婚姻和谐APP笔趣阁
尊皇残梦
永镇仙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