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17/www.xbqg888.com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17/www.xbqg888.com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第五百一十七章 愤而降汉 大敌隐现(2/3)_糜汉_新笔趣阁
第五百一十七章 愤而降汉 大敌隐现(2/3)
自然就是最好的人选。 杨阜的声名,比之当年的崔公、荀公如何? 这二人当年,可谓天下名士翘楚,但下场如何你也知晓。 为曹家之利害,死在曹家手上的忠良名士不知凡几,曹叡又岂会在意再多杨阜一人。 至于为何要将杨阜的罪名定为私通外敌,这更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唯有这个罪名,才能让关中百姓对我的畏惧降到最低。 因为关中百姓会以为大魏此番大败,乃是出了内奸的缘故,汉军并非不可敌也。 以一人一族之生死,换取关中军心民心的暂时稳固,这便是曹叡的想法。” 糜旸近几年虽主要都是以名将的形象示人,但由于他从小被刘备带在身边教导,多年的耳濡目染之下,对于权术之事,糜旸也是擅长的。 要不是有吕蒙白衣渡江的事发生,本来刘备对糜旸的规划,便是走的文臣的路子。 所以许多事,姜维可能会看不明白,但对糜旸来说,却洞若观火。 杀一人一族平息怒火,不就是曹操的惯用手段吗? 糜旸宛若一理智的旁观者一般,将曹叡的想法一点点剖析给姜维听。 而姜维在听完糜旸的解释后,他脸上的悲愤之色却丝毫没有退散的意思。 姜维是很聪慧的人,在糜旸如此清晰的解释后,他又怎么会不明白呢? 但是明白是一回事,理解又是另一回事。 他明白,但他依旧不服。 姜维仰头看向糜旸,他知道糜旸今日会特地拿出这个情报给他看,为的目的还是要招降他。 糜旸从始至终都未隐瞒过这点意图。 当与糜旸的眼光对视过后,姜维双眼布满血丝的紧紧盯着糜旸: “大将军说的不错,维是个不孝的人,竟忘记先父乃是赤胆忠心的汉臣。 不知大将军可否再给维一次机会!” 说完最后一句话后,姜维重重地对着身前的糜旸一拜。 见到姜维如此,糜旸的脸上露出了笑意。 历史上的姜维是怎么投降季汉的呢? 不是受到大义感召。 那一年诸葛亮军出祁山,当时姜维与天水太守马遵在各地巡查。 马遵得知季汉大军到来,怀疑姜维等人异心,于是独自扔下姜维等人,连夜随郭淮逃往上邽。 姜维等人追之不及,回城时城门已闭,于是率领所部前往冀县,而冀县也不放姜维入城。 见家乡都不信任自己,最后不得已之下,姜维只能投降诸葛亮。 故而历史上姜维投降诸葛亮,乃是有着两个重大的原因,一个是被上司怀疑,另一个是退路被阻断了。 这两个原因缺一不可,才最终促成了姜维投汉的举动。 而当下的情势,虽然与历史上有些不同,看起来姜维好似只是受到上司怀疑,他的退路还在,但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 因为在当世中,杨阜就是姜维在曹魏政治生涯中的保障,是姜维遇到危难时,能够帮助他度过难关的后路。 但现在,姜维的退路,却已经被曹叡亲手斩断。 故主与门生之间是祸福相依的,杨阜遭此大难,与杨阜既有亲戚又有门生关系的姜维,回到曹魏后难道会得到好的下场吗? 可别忘了,姜维原本就是受郭淮怀疑的。 而在杨阜被定性为“奸逆”后,这种怀疑很可能就会转变为实际的罪行。 简单的利害关系,以姜维的智慧不可能想不清楚。 而在想清楚之后,历史上姜维怎么做,今世他自然就会怎么做。 一切都是这么水到渠成。 不过与历史上不同的是,今世由于对杨阜的情感,姜维内心中对曹魏的恨,可会比历史上多多了! 见姜维终于愿意投降自己,糜旸连忙俯身扶起姜维。 一年耕耘,终结硕果,糜旸这时心中的喜悦不足为外人道也。 在扶起姜维之后,糜旸笑着让姜维先下去好生歇息。 待姜维离开大堂之后,糜旸返回到坐席上,将怀中从长安送来的一封密信给取出烧毁。 这封密信乃是从长安的司闻曹密探华安手中送来的。 信中禀报的正是之前,糜旸让隐藏在长安的诸位司闻曹密探办的事。 信中所言,糜旸布置的任务,都很完美的完成了。 间谍存在的最大效用从来不是无风起浪,而是推波助澜。 只是看着盆中的密信在火中渐渐化作烟灰消散,糜旸的心神却不自觉地飘到了一个人的身上: 齐王曹叡。 他在后世还有个响亮的称号——魏明帝。 “思虑果远曰明;独见先识曰明;” 身为穿越者的糜旸知道,曹叡并未愧对这个谥号。 而曹叡才是历史上那个隐藏在司马懿身后,与诸葛亮进行战略层面的对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道圣尊
妙手仁医
荒野妖踪
绝尘瑶觞
痞妃戏邪王倾城召唤师
世婚
血税
财大气粗:总裁老公你低调点
豪门战神狂婿楚叶沈怡雪
狂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