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十 阳光书香(1/2)

开学了,小兔收拾好东西与山猪告别。山猪反复叮嘱她要好好学习,虽然不是有文化才能成功,但学历高,更容易找到好工作,而有好工作的人会在人生路上走得顺利些。

那所中专学校在灌口市,属于蓉城辖下的一个县级市。为了省车费,小兔搭亲戚厂里送货的顺风车去。

攀表兄是兔大姑的小儿子,在灌口市工作,由兔大姑送小兔去学校报到,顺便去看看小儿子。

所以,当别的学生报到都是父母帮着跑上跑下时,小兔得扶着年迈的大姑姑上楼下楼。

她的班主任见这情形,很委婉地说,"入学手续比较复杂,还是让父母陪着来比较好,别让奶奶跟着跑。"

小兔解释说,"这是我大姑姑,顺便来这里探亲,不是我奶奶。"

兔大姑快八十岁了,小兔才十五岁,班主任看了又看,想说什么又忍住没说。

班主任没说,小兔也猜出她想说什么了。班主任在算,兔大姑都快八十了,兔奶奶至少也该九十五左右,那么兔爸最少得五十了,姐弟相差三十岁,或许不是亲生——班主任想说这家人很特别,或者很复杂。

小兔也觉得挺复杂,因为大姑姑是爷爷第一位妻子生的,兔爸则是爷爷最后一位妻子生的。

这种复杂的家庭关系让小兔觉得头疼,很多年后流行宫斗剧,她实在好奇剧中人是怎么弄清楚家庭成员关系的?

当然这些苦恼的事儿很快过去了,学校这个新环境让她很喜欢。对于别人来说枯燥的三点一线生活,对她来说简直太理想了!

在中专学校里,没有繁重的农活儿,没有小学初中时那些成天吵吵嚷嚷的同学,没有需要小心翼翼处理的家庭关系,同学们普遍安静学习的时候多。

而且当时中专都还很正规,没什么太出格儿的事发生,这些十五到二十岁的学生多数来自较偏远的地区,他们也做不出太过份的事。

最大的事儿也不过是翻围墙出去打游戏机,男生偷偷抽烟烧了蚊帐,女生吵架互相扯着头发这些琐事。

在学校里,令她更开心的是中专学习没那么紧张,她在上学第二个月加入了学校的文学社。几乎每个星期的文学社周报上都有她的小文章入选,看着自己的心血变成铅字,超有成就感。

在文学社还交到一个好朋友,她叫她阳姐。阳姐来自孝阳市,地名中有“阳”,人又像阳光般开朗大方,受她影响,小兔也开朗很多。

阳姐比小兔大两岁,让小兔不要那么自卑,说每个人都有缺点,要正视自己的缺点,但也要勇于展现自己的优点。

小兔想不出自己有什么优点,阳姐说她笔下的文字有灵气儿,这是个大优点。还说,别的社员写文章得使劲儿憋词凑字数,小兔倒想尽量减字数,这真有得可写比起牵强去写,也算个优点。

这随口举的优点可让小兔兴奋了好几天,比考到第一名还令她激动。小兔确乏归属感和认同感,阳姐的话在别人听来或许会当成互相恭维的套话,在小兔心中却如同指路明灯。

不过,自卑是从小根植于心的阴影,哪会凭开导几句,鼓励几句就能摆脱?只能是尽量的积极向上一点,能多接近阳光一点便用全部力量去接近。

自卑,并不是环境不好才有自卑心,自卑是对比出来的。

比如,阳姐同样来自农村,但从小到大样样事情都是村里孩子中最强,也从没向谁低过头,也没乞求过谁,说话做事当然硬气很多。

可小兔再努力学习也不会是最强的,即使在农村学校拿第一名,进城后和亲戚们的孩子一比,人家不光是成绩好,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自己成了死读书的书呆子。

再比如,她和阳姐一起攒了很久的钱,再加上文学社给的微薄奖金,终于在刚放寒假时,如愿以偿去了江油李白故里。可过春节闲聊时无意中提起此事,城里亲戚们一听,只换来白眼儿。

因为李白故里还没出省呢,那些小自己一辈儿的堂侄堂侄女、表侄表侄女,随口一长串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国外文学巨匠故居,他们全游遍了的。

虽然自卑阴影难去,小兔还是有明确人生目标了,那就是像阳姐一样生活。

里描绘的生活太遥远,小兔不敢奢望,但仍然要过踏实而自立的生活,如同阳姐一样去过每一天。

她暗暗想,以后写的第一部长篇必须是以阳姐为主角原型,让自己的人生重新像阳姐那般活一次。

十五岁翻十六岁的春节,小兔在蓉城过完年,才正月初三就回家了。

她长大了,自尊心更强,不愿在亲戚家长住,父母也不再强求。她这次也没去讨东西,给她压岁钱时,她也坚决不要。她还送去很多腊肉、香肠、萝卜干儿、柑橘、干菌子之类给亲戚们。

因为小兔的爸爸在地瓜城边上开了个废品收购站,家里的生活稍微宽裕点儿了,长这么大,她第一次觉得能在亲戚们面前站直腰杆说话。

这年春节在蓉城来去匆匆,山猪又回红苕市过年,没有见过面。等山猪返回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都市无敌战神 大邪佛 八零小寡妇孕肚回归后,禁欲军少心慌了 龙血武帝 崩坏纪元 大明神侯 吞天神王 全职猎人之七宗罪 三生三世:只宠小小妖妃 重生娱乐圈之孕妻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