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意外之喜(1/2)

葵襄急道:“君子请冷静。试想,若不是忽儿和祝师傅打得这神鹿,给我补了身子,何以我恢复得如此之快?至于他和公子纠的事,不过是细枝末节,又真有那么重要吗?”

召沫对妻子的身体极其关心,果然葵襄一提到这点,他忍不住侧头一看,见妻子面色红润,起色大好,心里果然大宽,平和了不少。

葵襄又道:“何况,公子纠生活奢侈,向来人所众知。主公就算听到此事,想必也是一笑了之,如若我们专门去退还,反而更着行迹……更何况……”

其实这些话都是召忽想说的,只是母亲代自己说了出来,此时忍不住说道:“请母亲保重身子,让我来说吧:更何况,用此鹿堵住了宋国人的嘴,让他们见识了我大齐的富饶,也是美事一件啊。”

其实召沫心里对这独子甚是钟爱,特别是他小病一场后,突然像换了一个人,读书、练武都刻苦了许多,也明理了不少,心下更是欢喜。

当然,他自然是不知这时是来自后世的召忽穿越而来。

他中年后深谙圣贤中庸之道,受黄帝养生、出世之念影响极深。倒不是真的对召忽此行有多大的憎厌,无非是想趁机敲打他罢了。

此刻见他娘俩一唱一和,也确实有道理,当即缓缓点了点头,又挺了挺身子,顾谓召忽道:“忽儿,为父并非指责你什么。

你年轻人心气盛,又办了不少好事,为父也感到欣喜。只是……”

又环顾众人,道:“这话也是我想对大家说的。我召府中人,不去惹事,但也不怕事,若果有人欺上门来,我们必定奉陪到底。

但……天下诸多事宜,原无争执的必要。若我们学会古圣人的智慧,心胸开阔,凡事学会退一步,对自己只会有好处,而不会有坏处。”

众人齐声应了,都在咀嚼宗子这句话的深意。

召忽见父亲这时重回案后坐下,想到白义和山子一事,说道:“另有一事,孩儿需禀明父亲。”

当下将白义和山子唤出了列,将改了两人贱籍一事说了。

召沫瞧着两人,沉吟道:“恩,你不久就须常去临淄读书,天天这来回,也需要一个驾车之人。府中之人,知根知底,必然比外面再去请人好。”

葵襄趁机打圆场,笑道:“好了,好了……你都疾言厉色这许久了,就少说两句吧。

出去这么久了,也没说给我们带些平城的特产回来?”

召沫回到原位坐下,笑道:“怎地没有?田,将东西拿上案来。”

随行的那名叫田的仆役应了,手捧一麻袋,小心翼翼地呈了上来,置于案上。

葵襄心下好奇,探过了身子察看,众人也都凝神细看。

只见召沫从麻袋里取出一个以绢布制成的小荷包,其上绘有一黄鹂、一些回型花纹,看起来甚是精致。

他望向堂中,呼道:“渠!”

那名叫渠的仆役是厨房里帮忙切菜传递的,列于人群中,这时听到宗子呼唤,心下奇怪,出列后,小跑到案前站定了,一身短衣短褐,说道:“小人在。”

召沫笑着将荷包递给了他,说道:“出行前几天,听宗妇说起,你家喜添新丁,还是个姑娘,平城邑宰陪着余闲逛之时,我就让他的婢女推荐了这玉镯子。

虽然余谅得宗妇已经送了物事给你们,但是这是我的一片心意,她日后可以带着,算是我迟到的贺礼了。”

原来春秋时代,人人喜好配饰,男子往往是剑、佩玉等;而女子往往是镯子、发钗等物。

可这些仆役地位低下,能吃饱饭,寻得粞身之地,不被冻死,就心满意足了,要是遇到对人和善的主人家,一辈子安安稳稳,那更是祖坟冒了青烟,岂望能有如此待遇?

召沫夫妇爱民之心,可见一斑。

渠心下感动,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砰砰磕头,连话也说不出来了。

召沫夫妇连忙起身,绕至案前,召忽也站了起来,三人一齐扶起了他,召沫说道:“不必多礼,不必多礼。”

渠揣起了荷包,回身队列中。

召沫让妻子回去坐下,又呼道:“喜,上得前来!”

那名为喜之人只是马厩里一名圉童,人才矮小,听得唤声,连忙从人群中挤了出来,跪在召沫面前,稚声稚气地呼道:“小子叩见宗子!”

召沫扶了他起身,将整个麻袋递了给他,只见他接了过来,双手一沉,显然袋子不轻。

召沫道:“听宗妇和薛先生说起,你家阿媪近来身子不适,你常常在厩里哭泣。这是平城的市掾送我的十余斤大红枣,是平城的特产,有大补之用。”

春秋之时,齐国管理市场的官成为“市掾”,负责颁行市场法令、治安,监督买卖双方的契约,以及稽查走私等。

各国称谓不同,鲁国的叫“贾正”,楚国的叫“市令”,这还比较靠谱,而宋、郑、卫的管理市场的官吏却叫“褚师”,这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一城之主,竞在外出公干,对府中一名小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EXO之我是神经病 这个师尊深不可测去笔趣阁 奈何殿下太妖娆 重生之豪门刷脸系统 槐夏记事 足球:开局开除,激活球星体验卡 鬼医本色 最强齐天大圣 我突然就无敌了 诱妻入怀:帝少心尖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