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一城之宰(1/2)
这下众人的眼光齐刷刷的望向他,召忽猝不及防,一时不知道如何回应为好。
他定了定神,躬身鞠手,道:“禀主公,小子在葵丘,便天天向天祷告,主公这次平城治水一帆风顺……
家父也时常说起,如果不是主公领导有方,齐国绝无今日的辉煌……譬如……”他瞟了瞟齐僖公,见他点了点头,正抚着颏下长须,和颜悦色,又道:“譬如这次的国学馆,如无主公的大力支持,不知何年何月,得偿所望啊……”
僖公哈哈一笑,向着召沫说道:“召夫子,你家召忽小君子可是越来越会说话啦……说起国学馆嘛……稍时宋国使臣于让和南宫长万将进宫朝见,下朝之后,寡人将亲自和召夫子一齐引领他们游览学馆,届时,还要辛苦召夫子作主要讲解了。
毕竟这次,他们是宋候专门派来学习我大齐的新模式的。”
又瞧着众人道:“大家伙儿一会没事,便同去吧。”
召沫举着笏板,躬身道:“是!主公重视经学礼教,英明之至!”
殿中朝臣欠身行礼,齐声呼道:“主公英明!”
齐僖公兴致甚佳,又道:“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在我和召夫子西去平城的这一个月里,西北重镇汤城发声了叛乱,逆贼勾结狄戎,声势浩大,但在高上卿和召忽小君子的打击下,不出五日,便将叛贼横扫了!
高傒上卿,召忽小君子。”
召忽和高傒出班,躬身道:“臣在!”
齐僖公道:“高上卿,你监国十余载,立功无数,此次又顺利平定动乱,为寡人分忧,寡人决定赏卿户州之田百亩,粟米五百钟!”
高傒高声道:“谢主公隆恩!但此次平叛,实以小君子为首功,高某不敢领赏。”当下将第一次强攻汤邑,损失惨重,后来召忽如何用计破城说了。
召忽忙摆手道:“不,不,没有高叔叔的领导和坐镇中军,小子便有三百六十计,也是无用啊。”
齐僖公看着堂中二人,眉开眼笑道:“果然虎父无犬子。这也是我请召夫子带你来的原因了。
这样吧,汤城现在不是没有邑宰吗?就赐予召忽小君子了。”
召忽见时机到了,忙道:“禀主公,小子尚未及冠,按周制,是不能封官赐爵的……但是,眼下汤城有个极好的人选,请主公明鉴。”
齐僖公见他连封邑都不要,面色不虞,向召沫说道:“看来召夫子果然家教甚严。”
召沫正色道:“禀主公,老臣也认为不可,此事尚未有先河。”
齐僖公没答话,又问召忽道:“你且说来听听,那么谁适合去执掌汤城啊?”
召忽低首正色道:“城中愿有一将,名为甯戚。此人擅长相牛,在农事方面,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况且,方才高上卿所说,也全仗得了他作为内应开门,我军方得破城而入。
此人正直无比,原则性极强,不肯和那乱臣贼子竖武同流合污,且百姓拥戴,正是……”
“不要说了!”齐僖公突然打断他的话,说道:“谁都可以,偏偏他就不行!”
召忽一时语塞,道:“这……”他本来数日一直忐忑不安,此时见齐僖公丝毫不提自己盛怒之下,擅杀狄人之事,本已暗喜。但此刻又心中大奇,想道:“为何素未谋面,主公却对他如此反感?”
抬头一望,见僖公身后的庆一片幸灾乐祸之色,又回头四顾,果然见众人都面有奇色。
齐僖公清了清嗓子,续道:“嗯……因为……毕竟我朝向来是分封制。此人庶民出生,不好越级,一步遍为一邑之宰。”
他正了正身子,又恢复了蔼然可亲的模样。毕竟作为一国之君,要喜怒不形于色,想方才自己言语过重,满朝愕然,确是不妥。
此时士谷出列奏道:“主公赏罚分明,实乃圣明之君,我大齐之福!想那甯戚不过是略有军功,最多也是考虑各署中担任副手,甚至是胥吏,如何能一步登天?”
他这番谄谀之词,表现极为露骨,众臣都暗暗鄙夷。
齐僖公登时眉花眼笑,向士谷说道:“像公子无亏,便是整日只喜欢和内侍、宫女们玩乐,既不爱练箭,更不爱经史,还需得你这做舅舅的多加敦促啊……”
春秋之时,君臣相对来说都比较憨直,不似后来君王深谙帝王之术。他言下之意,自然是说自己的小儿子不似召忽这么文武全才,这种话在后来的君王口中却难得听到了。
士谷忙躬身称是。
齐僖公续道:“既然召忽小君子执意不肯做汤邑的城主,那么便担任邑宰吧。眼下汤城无主甚久,再这样下去怕会生乱,这正是考验你的好机会,小君子不得推辞。”
召忽稽首谢恩,心中暗喜不已,须知前世自己十四五岁的时候,尚在学校念书,哪有可能做什么一城的一号人物?
召沫连道:“这……这……”堂中众人,登时小声议论了起来。
僖公清了清嗓子,道:“想我太公入齐地以来,因地制宜,改弦更张,我大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一神医
都市之仙帝归来
刚毅坚卓的他们
农女太彪悍:夫君,惹不起!
蛮妻嫁到
圈地养妖
纨绔无双
小道士下山,嗷呜,抓鬼啦
望气升运
九转星辰诀(晨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