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初见惊眸(2/4)
文历史,每个有能力的人都会被记载到册子上。
这等人的背景在讲述的时候像是一个个小故事,让漱儿看的欲罢不能。
“淑妃,这是改好的华服。”
细竹接过华服,发现上面还绣上了一颗颗小珍珠,可想而知裁衣阁的绣娘们昨晚肯定是连夜制作的。
“劳烦嬷嬷了。”
漱儿看了看细竹手上的华服,回去拿了一把金瓜子,塞到嬷嬷手里。
“这段时间有劳嬷嬷教导,今天也是中秋,也算是讨个好彩头,嬷嬷务必要收下。”
嬷嬷看着自己手里的金瓜子,很是沉甸甸的,在过节的时候,主儿给奴仆包红包也是一个习俗。
但是自己从来没有告诉过淑妃,因为这个习俗是不成文的,没有硬性规定。
所以只有跟主儿关系好的奴仆才会有红包收,像是自己这样的老人,也只有国君会想着。
再加上自己的性格使然,没有什么人会想巴结自己,毕竟没有人会长时间讨好一个油盐不进的人。
所以这多年过去了,一直都是自己一个人,嬷嬷看着自己手里的金瓜子,这不是钱财的问题,而是有人想着自己的事情。
“谢谢淑妃。”
嬷嬷也没有推辞,就将金瓜子收下了,便请了安退了出去。
毕竟她还有事情要忙,但是外面的太阳晃了晃嬷嬷的双眼。
秋天的阳光随不如夏天那么的炽热,但是也会烘烤着人暖暖的感觉。
漱儿也不知道这一举动,成功的温暖了一个人的心里,她也只是发自内心的向谢谢嬷嬷而已。也别无他想。
夐川还在上朝,听着下面的臣子报备各个地方的事情,以及一些不忠耳的“建议”。
“臣认为,关于淑妃的封号还是有待考虑的。”
说话的这个是太后这面的坚定者李升,是一个专门撰写乌启国史记的文官。
是一个古板的旧朝臣子,虽然与夐川的想法总是不相同,每每都要提出反对的声音。
但是为官清廉,一心想着乌启国,夐川虽然很头疼他的想法,但是也却很喜欢这个臣子。
因为他在提出反对声音的时候,总会有一些自己没有想到的地方,被李升一针见血的指出。
“李大臣,陛下既然已经决定并且下了诏书的事情就不要再议了。”
这次说话的是高臣子,他是夐川刚上任的时候亲自下令封的将军,是开国元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