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30章 臣弹劾(1/3)

通济渠到底发生了什么?

李老三的这个问题问得不偏不倚,既没有刻意偏袒皇家家奴高内侍,也没有轻易采信谢直所说高内侍勾结匪类,只是很明确地要知道事实的真相。

张主薄听了,回答得也相当本份。

“启禀陛下,微臣一早与我河南县县尊罗县令,一直在通济渠庭院的西厢房等待消息……

咦,少了一段!喜欢请大家收藏:(.zhaishuyuan.)斋书苑更新速度最快。

在微臣离开通济渠庭院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微臣不曾亲见,不敢多言……

只能描述微臣出了庭院之后的所见所闻。”

靠,又少了一段!斋书苑 .zhaishuyuan.,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可。”

张主薄争得了李老三的同意,然后才开始描述他的所见所闻。

重点,自然是自己被劫持的前因后果。

“微臣所见,谢御史全力控制局面的时候,高内侍突然向前,出乎意料地站在谢御史的马前,还一把抓住了谢御史战马的缰绳。

日,没法看了又少了段!一秒钟记住,斋书苑(.zhaishuyuan.)。

也正是因为如此,控制局面的谢氏部曲,全然放弃了对局势的控制,让贼人有了可乘之机。

微臣……微臣当时身在青壮之中,正在点选他们的名录,也被这突然之间的变故惊呆了,一个没防备,就被贼人劫持!

但是贼人……”

随着张主薄的描述,高内侍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惊恐、焦虑……不一而足,满朝文武见了,再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对他表达同情,反而神色越来越淡漠。

该!

你一个内侍,出宫传旨就传旨,人家官员手上有事呢,也没说不接旨,就让你等会,虽说态度算不上好吧,你上去抓人家战马缰绳干啥?这要是人家没骑着马,你还想上去薅脖领子不成!?就算你是替天子传话,也没有这个道理啊……

太横了!

听到这里,满朝文武再也没有要对谢直喊打喊杀的了,反而希望天子下令处决高内侍。

嘿,事情就是这么奇怪!

这个心态上的转变,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发生了。

原因,无非“立场”二字。

满朝文武,都是官员,和皇家家奴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在处理内部矛盾的时候,因为各自的种种诉求,他们想把谢直驱赶出朝堂,但是,当他们听到高内侍的这种作为,刷一下,一致对外!

有了这个“立场”做背书,再往下听,就越来越不待见高内侍了。

“险些导致民乱”?

那是肯定的啊,杀官即造反,都不是“民乱”二字可以遮掩了,而通济渠发生了什么?朝堂官员被劫持,刀子都顶在脖子上了,要不是谢直处置得当,恐怕河南县张主薄就要血溅当场,如果这都不是民乱,那什么才是?非等通济渠青壮举起造反才行吗?

至于“勾结匪类”……

有点牵强……

不过,也不是说不过去……当时那种环境、那种情况,你一个内侍就因为谢直没理你,就敢冲到谢直的身前,这种不管不顾的作风,就算是没有“勾结匪类”的主观意向,也是从客观上给贼人创造了机会,要不然的话,人家河南县张主薄也不会被贼人劫持!

再说了,谁知道你是无意举动,还是……主动为之?

甚至有心思机巧的,还会引申去想,这皇家家奴……难道就这种水平!?不帮忙,净坏事!就是仗着“身负皇命”四个字而已……要是这么看的话,是不是应该限制一下内侍出宫之后的权力了?要不然的话,这种事情一而再再而三,谁受得了!?

这回是人家谢直扛住了,下回呢?

这回是谢直处置民乱,下回,就有可能是两军对战……国朝又有派内侍随军做监军的习惯……到时候要是也给领兵的将领来这么一下子……后果难料啊……

这些人想到了,李老三自然也想到了。

随着河南县张主薄的描述,李老三的脸色越来越差,听到最后,竟然面色铁青,一转眼,狠狠瞪了身边内侍一眼。

这位内侍,身着紫袍,听张主薄的描述也是冷汗连连,被李老三这么一瞪,吓得差点跪下来。

划重点,身着紫袍。

三品以上。

能够在常参朝会上侍立在李老三的身边,又是这么高的品级,全大唐,就一个。

高力士!

高内侍犯错,他这么大反应是怎么回事?

从姓氏上就能看出来,那位出宫之后飞扬跋扈的高内侍,和高力士关系匪浅。

高力士本姓冯,岭南人,乃是大唐开国之初“岭南王”冯盎的后人,后来冯氏牵扯进了一件谋反大案,被全族抄斩,高力士本人因为年岁幼小,被阉割之后送入皇宫,拜宦官高延福为义父,如此才改了高姓。

当时正是武后当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诸天次元大乱斗 彪悍宠妃:残王快到碗里来 末日之城 缠绵不休:隐婚萌妻要乖乖 扑倒甜心:首席校草在身边 斗战圣雄 嫁给男主他爹 学好数理化,走遍仙界都不怕! 豪门私宠:总裁先生太难撩 李洛姜青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