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蠢蠢欲动(1/3)
每年向朝廷进献两千万贯,也不是你盗卖武备的理由!
面对谢三郎这样的指责,王鉷一声嗤笑,声音轻佻,就是从鼻子眼里面喷出来的一样。
“你知道一年两千万贯是多少……”
“切~~”
声音同样轻佻,就是从鼻子眼里面喷出来的。
一声嗤笑,这是谢三郎“完璧归赵”。
“谢某不才,每年向朝廷进献万万贯!”
一句话,怼得王鉷哑口无言!
今天事情发生得太多了,他的脑子也有点乱,这个时候,王鉷才想起来,面前的这一位,不仅仅是国朝的御史大夫,同样也是天下盐铁使、海疆防御使、淮南节度使!
谢三郎驻节扬州,为大唐主导盐法改革的时候,每一年向朝廷的进献,或多或少,但是从来都没有少于五千万贯过,尤其在他组建了扬州舰队,为大唐开海保驾护航以来,每一年的进献,更是直接跃升之万万贯!
两千万贯,这个数字,要是用来吓唬吓唬普通人,还没啥,甚至天子李老三,首相李林甫,都不能对这个数字无动于衷。
但是,满大唐都算下来,唯有人家谢三郎不受这份吓唬!
两千万贯,不过是人家每年进献的两成而已,想吓唬住人家,闹呢!?
在这一瞬间,王鉷突然感觉,自己的底气,好像……也没那么足了……
人家谢三郎这还是给他留脸了呢,要是在“每年进献万万贯”后面再加上一句,“谢某也不曾盗卖过什么武备啊”,一句话就能把王鉷怼到金銮殿地面金砖间的缝隙里面去……
在这个时候,王鉷愣是不知道如何面对谢三郎了,在人家面前,自己最大的底牌,一文不值,这还让他如何硬气地说话?
在王鉷讷讷无言之际,谢三郎开口了。
“一年两千万贯,也不仅仅是您王大夫的功劳吧?
全天下的租庸调,全部集中到你们户部……
天宝初年,天子又下令,大唐酒水专卖,茶叶专卖,所得一切,也全部集中到您这个户部侍郎的手里面……
仔细一算,也差不多两千万贯了……
每年向朝廷进献两千万贯,不错,是您王鉷王大夫亲手所为,但是那是因为您这个户部侍郎不但架空了户部尚书,而且还一首统领了酒水和茶叶专卖的职责!
今天,谢某就说一句讨人嫌的话,换了旁人在你的位置上,也不见得比你做得差吧?
谢某就不明白了,你又什么可横的?还因为统筹了这两千万贯,就敢盗卖长安武库之中的武备?”
满朝文武一听,这话在理。
两千万贯又不是你王鉷的私财,又是天下赋税又是酒水、茶叶专卖的费用的,拢一块,出来一个巨额的数目,那也是大唐子民的民脂民膏,不过是借了你王鉷的手进献给朝廷而已……
你王鉷有啥可牛-逼的,说句不好听的,你就是一个“大个账房先生”而已,横啥?
满朝文武听了这话,除了这些不满的情绪之外,还有很多人,比如聪明人杨国忠,突然心中一动,这套活儿……也不难啊,虽然不敢说人人能干吧,也不是非王鉷不可……既然这样的话,我,行不行?
王鉷听了谢三郎近乎“呵斥”的疑问,再看满朝文武的表现,尤其很多中高层官员都在若有所思,顿时急了。
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天子面前的红人”,甚至在他王家兄弟都卷入了谋反案和长安武库大火一案,还能挺立在金殿之上,一脸傲然地承认他自己曾经盗卖过武备,就是因为这两千万贯。
在谢直面前没有底气,他认了,谁让人家谢三郎每年进献的数额,足足是他的五倍,他就算不想认,也不成。
但是,对于别人,王鉷可没有还没开口就认输的习惯。
他必须反击!
让所有人都在“两千万贯”之前知难而退,要不然,一旦所有人都觉得“我上我也行”的时候,他就成了“破鼓万人捶”了!
说白了,他必须保住“每年进献两千万贯的资格”,这才是他的立身之本,也是他的活路所在,没了这个,他啥都不是!
不过呢,满朝文武蠢蠢欲动,他却也不方便直接“呵斥”他们的“痴心妄想”,毕竟开口的还是谢直谢三郎,如果他不搭理谢直,反而和满朝文武“吵”起来,就谢三郎那“睚眦必报”的小脾气,一旦认定他王鉷拿谢三郎不当回事,必然不死不休!
所以,即便王鉷心中急不可耐,却也尽量平缓了心情,用一种最为平和的语气说道:
“每年两千万贯,自然,在谢中丞眼中不算什么,不过,却也不是随便来一人,就能办到的……
天下赋税,酒水专卖,茶叶专卖,这三项收入统合到一起,确实,很多时候都能达到两千万贯……
但是,那是正常的年份!
如果年景不好的年份,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吧……”
说着,王鉷挺立在金殿之上,目光缓缓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药满田园:农门妻主养家记
快穿之女主你太飘了!
采花贼越夜越缠绵
末世一秒钟
剑掌诸天
叶北辰周若妤
契约总裁,别追我!
婚不讲理:总裁要够了没
天才相师
渣受生存手册[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