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扬州舰队,损失惨重!(2/3)
他“防守反击”的策略,就两个关键,一个防守,一个反击。
防守,谢直做的很好。
亲临汜水关,率领三千淮南军,在大车帮和汜水县青壮的配合下,利用完整的防御体系,不但挡住了安禄山叛军的南下,足足两个月,安禄山麾下十万大军,不得南下半步。
不但如此,一次出城反击,在扬州号的配合之下,一战打得叛军后退十里,纵然现在战场的最终统计还没有出来,但是谢直也知道,这一战,杀伤了大量的叛军,此战过后,安禄山麾下的叛军要是还能剩下一半,都算是他安禄山统兵有方。
总的来说,就“防守反击”这个战略而言,第一阶段,在谢三郎的亲自统领之下,完成得很是到位。
至于第二阶段,也就是所谓的“反击”……
按照谢直最初的想法,就是要借重扬州舰队,等到季风过去浮海北上,将扬州舰队陆战营运送到大沽口,然后一举攻破安禄山的老巢范阳,随后顺着安禄山进军的线路南下,最终在汜水关下,将安禄山的叛军主力包围,配合汜水关内的三千淮南铁骑,一举歼灭安禄山的叛军主力。
这样的话,一来可以顺利平灭安禄山的叛乱,二来,也能将安禄山谋反对河北地的影响降到最低。
说实话,正是因为这个整体的策略存在,才让谢三郎在面对安禄山叛军的时候,显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甚至有的时候,都在“放纵”安禄山叛军……
比如天宝十一年七月二十九夜里的这一场战斗。
千五淮南铁甲出战,借助五千叛军“倒卷”的机会,仅仅一次冲锋,就破营而入,随后借助着火药弹的强横,在极短的时间之中摧毁了叛军的前营……
又有扬州号机缘巧合之下逆流而至,几轮齐射就清空了叛军左营,刚刚开拔、顺流而下,直接吓得后营叛军四散奔逃……
最终,在双方意想不到的配合之中,打得安禄山弃营而逃!
在那个时候,如果谢三郎传令追击,都不用汜水关内作为预备队的千五骑士出马,仅仅城外的千五骑士,再加上扬州号的配合,不敢说彻底平灭安禄山叛乱,但是,彻底击溃安禄山麾下的几万叛军,那还是有可能的,如果运气好的话,直接擒拿了安禄山也说不定,哪里还能让他重整兵马,在汜水关外十里处扎营下寨?
没错,就是谢直,听到安禄山、史思明等人逃窜,直接下令牛佐等淮南将领不得追击,清空了叛军原有大营之后,就必须回城。
说实话,要不是谢三郎和安禄山的恩怨天下皆知,恐怕都该有人怀疑谢三郎刻意放安禄山一条生路了……
其实,这正是谢直一心想要“防守反击”的表现……
在似水城头,面对安禄山的十万大军围城,他曾经对谢小智等人说过,不能杀安禄山,至少在“防守”的这个阶段,不行。
理由也直接。
十万叛军,全部都是安禄山的麾下,无论是幽州边军还是弥勒教的教众,都愿意服从安禄山这个曾经的大唐幽州节度使,整个十万大军之中,唯有安禄山一人,有此声望。
一旦斩杀安禄山,却不能彻底控制住所有的叛军,那么,汜水关之前的那十万叛军,就会立刻化身为十万“土匪”,匪过如梳兵过如蓖,真要是让十万叛军散落在河北地之中,河北老百姓还过不过日子了?一旦被叛军抢夺了口粮,他们无奈之下只能化身乱民……真要是如此发展下去,整个幽州,必然变成人家地狱!
故而,谢三郎,不取也!
非不能,实不愿!
谢三郎在说服汜水关大小将领的时候,也曾隐晦地提了一句,淮南谍报司成立十多年了,对河北地的渗透,乃是重中之重……安禄山麾下叛军十万,难道真以为淮南谍报司在其中一点准备都没有吗?
如果谢直仅仅以击溃安禄山叛军为目标的话,还用等他们一来二去地攻城?恐怕在他们抵达汜水关的当天,谢三郎率领三千铁甲出关,在淮南谍报司的配合下,当天就能打跑了安禄山!而他之所以没有那么做,还不是要留安禄山一条狗命,等到“防守反击”战略顺利实施的时候再说……
本来计划得挺好啊,可是,现在不行了……
情况变了!
一来,扬州舰队受了天灾,损失惨重,如果要坚持“防守反击”的话,恐怕要等到一个月之后,这就让谢三郎不得不慎重考虑一下,整体的战略是否要调整。
六成舰船运送兵将,还能不能将扬州舰队陆战营全员送到范阳城外?
如果仅有六成兵员到位的话,能不能一战而定范阳城?
损失又是多少?
剩余的陆战队,在攻破范阳之后,顺着安禄山南下的线路继续进军,能不能继续保持对安禄山麾下叛军的绝对战斗力优势?
扬州舰队陆战队,能不能和汜水关的守军达到谢三郎预想的配合效果,将安禄山麾下的所有叛军都包围在汜水关左近?
如果能,那好,继续“防守反击”这个战略即可,左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是,我电子女友咋修成剑仙了
茶香满星空[重生]
艾泽拉斯游戏纪元
堂前燕归来
都市君王叶战天
重生千金:傍个总裁来复仇
梦回三国
少年民工的逍遥生活
纨绔小娇妃
隋唐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