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靠颜值取胜(1/2)
“你们在聊什么?”
一声低沉的声音传来,灵韵大师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她们跟前。
“哦啊,大师,我在看雨泥的金步摇。”
黑姑娘有点自卑的应道。
大师用一双深邃无底的眼神,扫视着眉目飞扬的董家姐妹,小声吩咐道:
“快到吃饭的时间了,雨泥、雨燕,你们中午就别回食堂用餐了,临时的有个接待任务,等会有车来接你们。”
雨泥和雨燕相视而笑。
黑姑娘心里一酸,一阵寒碜的心态涌上心头,小嘴巴一撇,暗嗔起来:“这是一个拼颜值的时代吗。不说是拼爹吗。还是校花有优势,这才来几天,在书院里就声名鹊起了。”
她瞅着雨泥错落有致的身板,又往雨燕鸡蛋白般的香腮凝视两秒。
“不就是该鼓的地方鼓起来,该凹的地方凹下去。有什么稀罕的,本姑娘这里也很大。就是肤色没你们的白。”
灵韵大师看也不看黑姑娘,说着,就向讲台走去。
黑姑娘几乎要哭了。
人比人,让她心里很不好受。
云想衣裳花想容。
这漂亮的脸蛋、凹凸的身材就这么值钱?
“我呸!”
她把金步摇轻轻一放,窝着一肚子怨气,无声的离开阶梯教室。
“咱们回去准备一下,把最好看的衣服换上。还有,最好洗个热水澡,涂上香水。”
“姐,这又不是相对象,看你激动的。”
雨泥按着雨燕的小手一捏,“丫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之人的。你知道这位贵客是谁吗?”
雨燕往台上一指,“那不是。”
“真聪明。走,洗澡去。”
雨泥雨燕就像一双燕子,快乐的飞出教室。
讲台一侧的耳房里,靖王爷端着一杯茅山白茶,悠闲地哼着小曲。
“靖王爷,你讲的太好了。学子们的笔记都记录一大本。以前,我讲课可没有这样的效果。”
灵韵大师一进屋,就连声夸赞。
“灵韵兄,你是大师。我吗,只是个混江湖的相师。我讲的是神仙学,你讲的是儒释道。门派有别。”
“神仙家在先秦诸子百家中独树一帜。在汉武帝时期达到了一个巅峰状态。盛极必衰,在汉武帝晚年时候开始走下坡路。”
“随着儒家学说的地位不断上升,百家学说包括神仙家,已日薄西山。”
后来,儒学兴起。
“各地儒家学院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
神仙家被主流思想所摒弃,然而,在民间依然有神仙家的学说在流传。
神学成为道教的主要源泉之一。
从远古时期流传的方术,以及后来求仙养生的方法,被道教所吸收、传承。
道教将老庄奉为鼻祖,秦汉以来的方士,逐渐衍化为以后的道士,又名“羽士”。
道教“36洞天72福地”中,洛阳占洞天3处、福地16处。
李绩如数家珍,综合后世历史学知识,将道学兴起的过程复述一遍。
“大师,不瞒你说,这青峰岗就是道家福地。所以,我特地将董家姊妹安排到这里求学问道。”
“哦,清扬老弟谙熟神道,果不其然,这些学子们乐于追随。”
“神仙是理想化的追求。这些学子更是梦寐以求。能成神仙,就可以脱胎换骨,化肉身为神奇。”
李绩接着讲到道教的元始天尊。也就是道教始祖。
道教创始人之一张道陵原名张陵,据传为西汉开国元勋张良的第八世孙。
其父张大顺好神仙之术,为儿子取名“陵”,即登陵成仙之意。
张道陵最先修炼时,就在这青峰岗结庐炼丹。后来又游历江西。
东汉末年,张道陵的第四世孙即第四代天师张盛又回迁江西龙虎山,香火绵延至今。
曾经,“北有孔夫子,南有张天师”的谚语在民间广为流传。
“得道成仙、长生不老、不死,是神仙家的精髓所在,是道教的核心理念。”
一老一少,围绕着神仙家与儒学的传承问题,就在这阶梯教室的耳房里侃侃而谈。
不知不觉,已到午时。
午餐的时间到了。
“清扬老弟,才高八斗,博闻强志。走,边走边聊。”灵韵大师陪同李绩前往聚贤堂。
聚贤堂就是紫荆书院最神秘的地方,院士闭关修炼,特别是男女双修,常常选择在这空谷幽兰的迷人之所。
李绩和灵韵大师,上了一辆密蓬马车。
马车如疾风过境,沿着山间小道飞一般疾驰。
炼神境的灵韵,不停地经一道道白气,弹出车外。
双马八蹄连环,竟然腾云驾雾起来。
“好身法,大师的内力功法深厚。”
“让老弟见笑,以后还得请老弟一同钻研‘炼心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密十三
猎妖高校
重生之侯府贵妻东方晔沐流云
辣妈当家
豪门影后之步步谋婚
绝世炼丹师
乡村透视小神棍
我都元婴期了你跟我说开学
蛇王孕妻:爱妃乖乖洞房
富到第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