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小相师竟然上了大唐的热搜(1/3)
驸马爷王裕鞭辟入里的一番高论,本来认为李绩很认同。
他说完第一条观点后,看见李绩听地很认真,不免洋洋自得。
自我感觉良好,否则,靖王爷为啥听地那么仔细。几乎没有插话。
“其二,对于闹事者,必须严惩不贷。以儆效尤。特别是谢长春和秋枫辰,要立即派府兵捉拿归案。菜市场斩首示众。”
王裕停顿一下,看看李绩的面部有何反应。
“还有吗?”忽然李绩就像刚睡醒的样子,冷不丁问了一句。
“暂时就这些。归纳一下,一是‘堵’,二是‘杀’。”
“哒!哒哒——”
“好一个并州刺史,解决饥民问题就这么简单吗?”李绩猛然将堂案拍得呼呼山响。
“一个堵字,一个杀字就能完全退了饥民潮。官轻民重,民如水,社稷为舟。水可载舟,亦能覆舟。这么重要的执政理念您考虑到吗?”
面对李绩的雷霆之问,王裕面露愧色,低声应道:“王爷,你要知道,晋阳府库的金银已经空了。没钱,你让我咋办。”
“战争耗尽了府库的金银,这不怪你。我问你,粮仓里的粮食还有吧?”
“有。”王裕不假思索的道出真相,接着好像很为难地说道:“只是,没有皇上的手谕,国家储备粮不可轻易开仓。”
“这个我不管,你现在立即安排各州县,要妥善安置好流离失所的饥民。设法赈灾。减少饥民被饿死的人数。”
王裕面色冷冰,花白胡子直接飘起来:“靖王爷,你难道对唐律一窍不通?那要是朝廷怪罪下来。怎么办?”
“我担主责。”李绩再一次发火。
“那好,我这就去安排。出了问题,你可别说我没有提醒你。”
等王裕把话说完,李绩缓和一下口气,声音沙哑道:“驸马爷,我刚到并州,你怎么不能将这么个烂摊子交给我吧。要说杀人,我保证比任何人杀得都快。你想想,仓廪实而知礼节,老百姓吃不饱肚子,每天都要死人,你让这些人怎么知礼节。”
并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北齐以来,几乎连年开战。百姓受苦,官府受累。这种局面必须尽快扭转,不然,我李绩不就是尸位素餐了吗。
他想到此,用严厉的目光看着王裕:“驸马爷,给我准备一份太原府名门望族的名单,近日,你陪我分别去拜访拜访。”
“这个不难,我马上就去誊抄一份。”
王裕走出总管府,绕过两道街区,乘上一辆马车,径直来到王家大院。
王丽质见父亲回府,立即帮他脱掉官袍,打来一盆温水。
“爹,洗把脸,休息一下。”
王裕洗把脸,端起八仙桌上一个紫色的瓷瓶,倒了一杯药酒,呲啦一声喝下。
“关节炎、类风湿的,这几天我的腿脚好像不听使唤了。”
“爹,躺到床上去,我替你捶捶腰。这么一大把年纪了,新官已到,旧官还不退堂。看你还鞍前马后地跑。”
“你知道啥啊。李总管初来乍到,社情民意都不清楚,我这个旧人怎么也得带带几天吧。”
王裕哀声叹气,看见王丽质把被子铺开,忙忙摆手。自己从书房里拿来纸笔和砚台,开始誊抄晋阳县的几家大户名册。
“抄这劳什子干啥?你不是心里清楚吗,哪家是名门,哪家是大户,门朝哪,家里几口人,你都比谁都熟,这还要随身携带不成。”
“公主殿下到——”
王裕刚要说明缘由,忽然,门外小厮一声高喊,一位老太太颤巍巍地走进来。
“妈妈。”
王丽质飞快地跑上前去,搀扶着同安公主走到软榻上坐定。
看见王裕面前摆着纸笔,同安公主心生疑窦,驸马如何喜欢起舞文弄墨了,一辈子都是马上战将,难道弃武从文了。
“唉!”此时,王裕又叹了一口气。
“驸马爷,我在长安那么多天,你书也不捎、信也不传,我回到并州王家,你为何愁眉苦脸啊。不高兴我回来吗。”
“公主不知,这新来的总管上来就让我难堪。我都这把年纪啦,还把我训了一通。”
同安公主一惊,我去,还有这样的愣头青,你现在还是并州刺史,又是驸马都尉,谁敢拿你不当回事。敢当面训你,他是脑瓜子被驴踢了。
“派人查查他的底细。”同安公主没好气的说道。
王裕忙忙应道:“回殿下,不要查了。我接到皇上的密诏后,就派人赶赴东都起底这位总管。他的出身很简单,祖上是一名北周的军中都尉。大业年间,他的父亲参加辽东征战。后来,睢阳李氏一族被人陷害,全家五十八口死于非命。”
“这个总管自此由叔父照管,因婶娘不喜欢,最后逼迫离开李家,寄宿山神庙。被一个癞头和尚收养。”
“后来继承和尚的衣钵,又自学《周易》《紫微斗数》什么的,鼓捣着,成为一个江湖小相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攻略华娱2004
豪门天医
我有一个虚拟宇宙
手握八荒
娇蛮女总俏佳人
我真的不是魔女
山村漂亮女人
点天灯
九转吞天诀
天魔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