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要杀舅舅的皇帝与臣子(1/2)
党项三万骑兵,在米擒真野的带领之下,正快速往石州城靠近的路上,此时也在宿营。
宿营是军队永远必须要做的事情,偶尔一两次不宿营可以,但长久道路,就不可能不宿营。
人与马都要吃饭休息。
但是疲于奔命的奔逃,却可以做到两三天不睡的飞奔,就如此时从麟州城外败退而逃的两三千号党项人,是真的日夜兼程,连带没藏荣仁都被绑在马上,只是偶尔休息一下。
这不免让没藏荣仁病情更重,面如枯槁。
倒也不是没藏荣仁真有什么病,他吐血,有来自心中那一刻的积郁,更多还是喉咙的问题,喉咙撕裂而渗血,当天也就止住了。
提前出发一天的米擒真野,已然被奔命而来的没藏荣仁追上了,就在两天后的下半夜里。
米擒真野心中之震惊,无以言表,站在没藏荣仁身旁,一时间竟有些愣。
没藏荣仁躺着,微微抬手,招了招,示意米擒真野靠近来听他说话。
米擒真野凑头而去,侧耳倾听,听得没藏荣仁用那几乎无声的喉咙说道:“真野,调头,宋人出城了,全军而出,调头去打!宋军皆是步卒,哪怕得了马匹,也多不习骑,一战可胜!”
又是调头,这话听得左右跟随而逃的令兵下意识眉头一皱。
米擒真野听得倒是真切,连忙问道:“皆出城了?”
没藏荣仁点点头:“皆出城了,最多不过两万余!”
“好好好,大帅安心静养,末将这就带兵前去为大帅报仇!”米擒真野一边点头,一边拱手,慢慢退出营帐。
一到营帐之外,米擒真野就皱起了眉头,他实在不解,实在不能理解,为何……
为何主帅没藏荣仁竟然败了,还败得如此惨烈!
哪怕听得左右人七嘴八舌说了一通具体经过,米擒真野还是不能理解,大军在城外,怎么可能败给宋军?
他不在现场,是真想象不到具体情况,便是与他禀报具体战况的那些逃回的人,其实也没有弄清楚到底败在何处。
这就叫作当局者迷,对于绝大多数具体参与战斗的人来说,他们只是万军丛中的一个,并不能了解大局的变化,在他们看来,仗打得好好的,忽然就又是退又是进,就败了。
哪怕当时在没藏荣仁身边的令兵,见证了整个过程,也有许多不解,退的时候为何不一举退出去再重整旗鼓?为何偏偏又要进……
许多人心中有一个想法,不能说的猜测,那就是主帅犯了傻!做了傻事。
连此时米擒真野也是这么想,肯定是主帅临阵不当。
当然,这场败仗,负责任的人肯定是主帅,怎么想也没怪错人。
米擒真野心中不免有些埋怨之心,党项八部,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辞氏、房当氏、米擒氏、拓跋氏。拓跋是皇族,也就是李元昊的部族,如今改名叫嵬名了。
这些部族,大的万余骑,小的几千骑。
没藏呢?没藏压根就排不上号,是小得不能再小的部族了。
没藏之所以兴起,就是因为他们是外戚,是如今皇帝李谅祚(嵬名谅祚)的舅家,如今没藏讹庞掌握西夏大权。
没藏荣仁大败,这事吧……
真是一件坏事,不论对家还是对国而言,都是一件大坏事。
但是吧……
这事,也并非都是坏事……
这看怎么理解!
米擒真野,此时站在营帐门口,就在好好“理解”这件事……
皇帝李谅祚,而今十岁左右了……已然颇具一代雄主的英姿!
这可不是说假,李谅祚可不是傻逼,而是一个很有能力很有胆气的英雄人物,这种事情,打小就能看出气质。
历史上的李谅祚,十三岁,就把舅舅没藏一家杀了个精光。
李谅祚九岁时候,就是前不久,就已经开始某种密谋与反抗了。倒也不是李谅祚懂事得早,而是现实逼着他不得不懂事,因为他九岁就亲眼看到他的老妈没藏太后……与人通奸,还不止一个。
十三岁就能拔除权倾朝野的舅舅与母后,乃至一整个大家族……
可见这小子,早已蛰伏日久,联络极广,否则凭借一个小孩子,如何在宫中斗得过这些人……
党项国事,一直都是外甥杀舅舅的怪圈里。
米擒真野,此时皱起来的眉头,不为其他,就为那个十岁的小皇帝那份英姿勃发。
再理解起来,没藏荣仁大败,似乎真的是一件好事,有些事吧……就怕深想。
皇帝李谅祚身边有一个小伴当叫作梁乙埋,米擒真野可见过这个小伴当,也是个人物,这个见,虽然只是见,其中也不乏一些暗示。
想来想去,抬头看一眼东方,鱼肚白已经泛了出来,想不想的,且放一边,这仗还是得打,毕竟是为国而战。
宋人,还得杀,不能真让宋人势大。
三万骑兵,吃饭,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综漫之碰撞
风月村医
萌主系统
39度甜蜜宠:老公,吻上瘾
唐朝小闲人
亲亲小甜甜:枕边男神宠爆了
一不小心赖上你
醉掌玄图
刺杀墨一君的那些日子
穿梭时空的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