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03章 亲政(1/2)

临朝!

有什么不一样呢?

其实没什么不一样!

但又有些不一样!

比如,身边再也没有了太后,高台之上,只坐赵曙一人。

也不会再有人问什么官家如何想,官家要不要说两句……

官家就坐在朝堂上,他左右看了看,旁边真没人了,再俯视而下,文武百官列班在躬身而拜:“拜天子万安!”

“不……不必多礼!”皇帝摆摆手。

“谢陛下!”

众多臣子,抱着笏板,左右站定。

皇帝一时有些紧张了……还得想一想,随后才说:“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这句话,也显得那么正式。昔日仁宗在时,多是手那么一挥,说道:“诸事来说……”

事很多,得一件一件来说。

枢密院使欧阳修开口:“启禀陛下,同知枢密院事苗继宣,鞠躬尽瘁,以七十之龄,还身居前线指挥调度,立功无数,请晋国公,还请诸位相公商议,请陛下定夺!”

皇帝点着头:“嗯,此事,那就议一议吧……”

老富弼点头:“可!”

曾公亮也点头:“臣也觉得可!还请陛下之言!”

皇帝左右看了看,有一种感觉,什么感觉呢,该他做决定了?

是吧?

是啊!

那朕要是觉得不可呢?

想一想,苗继宣,在西北麟州之时,就几番抗敌有功,听闻还与李元昊作战……

在灭夏大战之时,他更是一军主帅,攻城拔寨,围困兴庆府……

如今,与辽之战,那也是居功至伟。

看来,真可!

诶,这么想了一番,皇帝决定了:“那就选一个,此事啊,中书门下多拟定几个,报来朕挑选一二。”

“遵旨!”富弼代表中书门下领旨。

“臣代苗继宣,拜谢圣恩!”欧阳修大拜而下。

皇帝进入状态了,又开口:“还有何事?”

翰林学士王珪上前:“臣王珪,奏贡举之事,狄相公有言,说是贡举之事,要大开明算科,以充三司。臣本以为,大开明算科,本是无妨,但后来得知,所加员额甚多,怕是……不妥,还请诸公商议,请陛下定夺。”

这是小事,之前狄咏批示的事情。明算科,说白了就是数学科,狄咏要大开明算,就是要在朝廷取仕的时候,大量招揽数学人才。

这件事,小意义上说,就真是为了三司,也就是更加的科学治国,数学这个事,本就是治国效率的极大保障。

往大了说,那就是促进民间学习数学的风气,提升数学的研究水平,也就是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但也如王珪所言,狄咏这回,步子有点大,一科要招揽四百人。这到翰林学士这里,那就是过不去的,这你让那些明经、明史、明法之类的都怎么办?

这他妈以后谁还愿意明经明史明法?岂不都他妈去明算了?

还有进士科,岂不也有大影响?

皇帝也问:“狄相公之意,是多少员额啊?”

王珪答道:“狄相公之意,四百人也!”

皇帝闻言也愣,这数字是真有点大,皇帝看了看富弼。

富弼果然说话:“啧啧啧……三司要得了这么多人吗?”

王安石来答:“三司如今差事越来越多,各地还有市舶司要建,明算之才,当是越多越好!”

曾公亮接着说:“如此说来,四百人也不算多……”

王珪接着说:“怕就怕如此大开明算,诸生有异,何以苦读经史十几载,不如明算一两年……不过狄相公也说,明算也要考策论……”

王珪,显然只是说明事情,并非对狄咏有什么意见,就事论事。

众人听得王珪话语,多在点头,有道理的,其中道理,就在这明算不能过分挤压其他科的空间。

这也是正常想法,满朝堂的人,明算出身极少,这也是自己的利益。

“那就裁减员额吧,四百太多,两百即可!”皇帝开口了,也是在尝试着使用自己亲政的那份属于皇帝的权威。

他多少有点对人不对事了,因为这件事是狄咏的想法,那他就怎么也要反对一下,看看……

看看什么呢?

看看……效果!

富弼想了想,点头:“那就两百人,如此定了。”

王珪大喜:“陛下圣明!”

只有王安石,有些不爽:“陛下,诸公,明算之才,当真是越多越好啊,三司人手,当真捉襟见肘,其实枢密院也需要明算之才……”

曾公亮接了一语:“介甫啊,不必再论了,此大局也,岂能明算一科独大?再说,进士科许多人,本也擅长明算,并非明算之才,就非要出身明算一科。”

王安石没办法,不说话了。

皇帝大喜,效果,真不错!

此时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明末风暴 满级悟性:我以升格下界成就道祖 奉旨种田之王妃有毒 当豪鬼穿越幻想乡 都市阴阳炼魂师 不良婚宠:赖上国民男神 岳母在上[综] 功夫神医在都市 青春气如虹 红尘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