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黑色狼王(2/6)

洞的水流,早在几百万年前就干涸了。再往里走,才发现这里别有洞天。洞里的高度有十多米,地面很平整,不像是天然的状态,反倒像是被人刻意的修整过。离洞口十几米的地方有一道石墙,石墙有两米多高,长度超过了洞厅宽度的三分之二。这明显是人工垒砌的,垒墙的石块大小都差不多,而且还压茬错缝,垒墙的工艺很是讲究。

绕过石墙,继续向洞厅的深处走去,时不时就能看见残破的陶片。我蹲下来捡了几片,试着拼接,但都拼不上。不过从薄厚、质地、颜色、弧度来看,应该是碗盆一类的生活用具。不远处还有石块垒砌的灶台。

这可能是古人为躲避战乱或是土匪,在此临时居住的避难所,也可能是牧羊人的临时居所,也可能是修行者修行的场所……谁知道呢。

再往前走,出现了拐弯。拐过去发现洞厅更大,足足有几个电影院那么大。用强光手电照了一下洞顶,初步估计,最少有三四十米高,呈现出典型的穹拱形,而脚下依然非常平整得像是人工修整过一样。我发现在洞厅一侧的石壁旁有个小山堆一样的东西,便走了过去。

这是一个用碎石堆成的小山堆,石头好像就来自洞顶或洞壁的掉落,但也有可能是修整地面时产生的。我有意无意的用登山镐在碎石上刨了几下,上面的碎石哗哗的滚落。突然,我听到了石块撞击金属的声音,但这肯定不是撞击登山镐的声音,因为此时登山镐正拿在我的手中,并没有与碎石接触。

这底下肯定还有别的东西!我兴奋地用登山镐快速的又刨了几下,终于露出了一把长刀的刀头。虽然已经锈迹斑斑,但我依然能够十分清楚的认出:这把刀的刀头形状跟谷大成墓里的白骨兵团身旁的长刀刀头形状一模一样!这一发现太惊人了!我迫不及待的用登山镐把长刀彻底刨出来,用手捡起来,仔细打量:这把刀的形制是典型的明清时期单刀的形制,刀身长约二尺,宽约三寸,刀头处略宽。刀刃弧度自然流畅,呈柳叶形,两面有血槽。刀背厚约二分,刀柄长约六寸,下端与刀刃弧线反方向弯曲,刀格椭圆形。整把刀的重量大概在五斤左右。靠近刀格的刀身上錾刻着一个“顺”字。

找到了!这里极有可能是大顺军向西京撤退的时候留下的一支小部队的栖身之所。可能还不光是暂时的栖身之所,从地面被修整的情况来看,他们在此应该生活过很长时间。或者是持续抗清战斗,或者是藏宝护宝,都有可能。

我激动的叫来了老何、马建设和丁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史海魅影之永昌遗宝】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一章:黑色狼王〗地址https://wap.xbqg888.com/492/492086/2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