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军民比(1/4)
也许在大多数的汉风百姓看来,赤阳城作为常年抵抗北荒袭扰的一线大城,仅有不到十万的兵力,着实有些太少。
可实际情况是,不是朝廷或者赤阳王不愿扩军,实在是因为赤阳城的情况,不允许他们在继续扩张军队了。
新建仅仅几十年的赤阳城,哪怕是有赤阳王及其赤阳军家属的带头迁徙,和汉风王朝的大力支持。
可在与大汉百姓一脉相承的恋乡情节下,故土难离的他们,轻易是不会离开自家祖祖辈辈生活了几十年的土地的。
因为那里不仅有他们的宗族亲朋,还有他们的祖先坟茔。除非全族迁移,否则单凭自愿的话,再好的政策,也难以撼动这些最起码可以安稳活下去的人。
连人都迁不够,赤阳城就算再想发展,又有什么办法呢。不论是开荒,还是基础建设,亦或是商业流通,究其根本,都是需要足够的人口来支撑的。
在仍旧还是以人力为基础动力的农业社会,人口基数不足,就代表着生产力的低下。
生产力不够的话,就不说衣甲赋税这些次要物品了,连最基本的粮草,都会制约赤阳城大军的数量。.lnㄚ.nt
这几十年来,如果仅凭着赤阳城本身的产出的话,别说不到十万的兵马了,就算是穷兵黩武,能养上两三万的兵马,就算是刘戈这个赤阳王,有王佐之才了。
接近五比一的军民比,这么多年来,全靠的是长洛那边,每隔数月从各地抽调出来的物资在支撑。
说句难听的,如果长洛那边一旦断上两三次的物资输送,恐怕赤阳城这边就会出大乱子。
所以这恐怕也是长洛那边,能给赤阳王这么大权力,却又不会担心他会裂土分疆的原因所在了。
自幼都是在赤阳城长大的刘震,从他开始接触到有关行政层面的东西时,他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诺大的一个赤阳城,看似灯火点满了整个夜晚,其实却并连赤阳城的五分之一,都没有占据。
在张旗的言传身教下,刘震一直都很清楚,想要赤阳城真正发展壮大,那么人口就是最大的掣肘。
哪怕因为北疆这边严酷的环境,百姓在长期与天挣命的因素下,练就了优秀的身体素质,成为了最好的后备兵力来源,让赤阳军从不发愁征兵的事
但在残酷和频繁的战争中,每倒下一个青壮,就代表着赤阳城的生产力,就会降低一分。赤阳城的生产力每降低一份,崛起的时间就会往回推迟一截。
陷入到了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