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4章 分厂计划(2/4)
开始干就打退堂鼓,你也忒怂包了吧!”王朝阳被气得骂道。
“不是我怂包,只是没您这样规划的。这才过了几天好日子,您就这么折腾,前面那么长时间一直赤字经营,好不容易账面上有了钱,您能消停个一年半载的吗,也好让我们喘口气儿!”财务经理带着哭腔说道。
王朝阳知道财务经理这老头儿情绪比较激动,现在跟他说什么也说不通。所幸公司战略层面的决定也轮不到他参与,王朝阳便挥挥手让他先回去休息了,只留下刘倩文继续讨论。
刘倩文虽然不像财务经理那么怂包,但更多的也是一头雾水。
如今她只管理星光贸易公司的业务就已经很疲惫了,若是同步扩张六个分厂,那个局面是她无法设想的。
王朝阳没有和刘倩文讨论该不该的问题,因为形势所迫,机会稍纵即逝。这个决定是肯定不会改变的,所以讨论的方向是如何去做。
首先要做的是请一个专业的公关团队。
对六个厂区的选址王朝阳心里已经有了构想,但只限于地区,没有精确到市一级。
到底该选择哪些城市,还需要和城市的主管部门去谈判。土地政策,贷款以及相应的配套资源,这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这些问题牵扯到方方面面,错综复杂,如果王朝阳一个人去谈,那只会把他自己累死,所以专业的公关团队是必须要请的。欞魊尛裞
这方面薛元青很有经验,王朝阳打算找薛元青推荐一个靠谱的团队。
与此同时的关键是公司的集团化问题。新增的六个公司,以及控股的佳康机电,这么多公司的管理必须统一化,产品原材料的供应,技术管理的一致性,最关键的还是财务问题。所以集团化是不可避免的步伐,
王朝阳对刘倩文的要求是,今后的工作要实现最大程度的放权,所有业务层面的问题要大胆地交给下属去做,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管理上,要注重制度的建立和人才的培养。对能力高的下属要尽快的提拔,对那些能力平平,态度又不够积极的下属,要不留情面地批评,公司不是养老院,要坚决把老国企那套风气给摒除掉。
小企业的管理靠个人情面,大企业的管理靠制度,集团化的企业则要制度和文化并行。
谈到这个话题时,王朝阳有意让刘倩文发表一下对公司制度的看法。
刘倩文似乎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所有的制度都要与业绩挂钩,不仅要看重外部竞争,还要注意营造内部竞争的氛围,要让员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