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487章: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地再次跑偏(2/4)

举。

其实不说后续,如果维斯特洛体系想要在本土院线阶段收回成本,也不是没有可能。

通过谈判将本土院线分成提高10个点就足够。

这边并没有这么做,原因在于,当下韩国影院70%都控制在维斯特洛体系手中,而且还在进一步扩张份额。如果《生死谍变》打破规则要求提高分成,其他影片会不会如法炮制,一起要求提高分成,那损失的可就是维斯特洛体系自己了,得不偿失。

因此当然维持现状最好。

而本土院线之外,首先是海外,《生死谍变》顶着打破韩国观影人次纪录的光环,近期同步的海外发行,在东南亚地区、北美以及欧洲,多多少少都能卖一些,积少成多,基本就能实现整个项目的收支平衡。

其次就是周边渠道,这就等于进入盈利周期。

其中有着很关键的一点,韩国并没有北美那样严格的窗口期制度,这从后来网络上经常能提前出现韩版高清就可以想见。那边的计划中,影片下档一个月之后,就能迅速推向录像带市场,三个月之后,电视播放也能上线。

计算下来,《生死谍变》在韩国本土的录像带/和电视播放等周边渠道的收入不会低于院线进账,而这部分渠道的宣发成本又很低,因此,这部电影在未来一年时间的运营周期内,至少也能实现100%的净收益。

这才是一部年冠级别影片的最终商业潜力。

不过,娱乐方面当然会大力宣传一下《生死谍变》票房不及投资的噱头,好吸引更多民众买票进场,但如果说一部有望锁定全年票房冠军的影片不赚钱,那是笑话。

更何况,《生死谍变》的真正意义还不在于票房本身,而在于对韩国本土电影市场的激活,驱动更多没有观影习惯的潜在观众进入影院。

话说回来,这一点与曾经中国在2015年之后不断创造票房奇迹的一系列影片给中国公众带来的观影习惯改变,如出一辙。

连续几部超级大卖影片之后,一到了新年期间,受到周围人的影响,越来越多中国公众都开始形成了携家带口进入影院看场电影的习惯。

其实吧,这两件事背后,还有更多很有意思的巧合。

比如,中韩两国电影产业爆发,都是在人均突破1万美元之后。

同时,也都是在经历过一次大规模的经济动荡之后。

2015年,很多公众似乎没什么感觉,还因为房价短期内翻倍而让有房一族欣喜若狂,但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