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5 章 5月16日之事1(2/8)
市。
清晨7点25分,令月睁开双眼时,卧室里只有自己一个人。
突然心口抽痛了一下,从这里涌现的麻木瞬间罩住全身,耳畔只有蜂鸣声。
蜂鸣声退去,令月才意识到,被子上还残留着味道,门外有动静。
她翻出一件睡裙套在身上,赤着脚走出卧室,却发现那动静来源自电视机。
陈烨呢?难道昨夜的都是梦?可如果是梦,也太真实了!
令月在家里转了一圈,发现,餐桌上放着热腾腾的早餐。
看来并不是幻想。令月安心了,捧着碗坐在客厅的电视前边吃边看,边等对方回家。
电视调到了科教频道,正在播放一个历史公开课。主讲人不是别人,正是刘怀璋。
查了下公开课的录制时间,竟然是十七年前的了。选在刘怀璋失踪数天的时机播放十多年前公开课录像,恐怕制作组也是有博关注的考虑。
令月端着豆浆,转着圈喝了两口,竖着耳朵听着公开课——刘怀璋不愧是知名学者,讲课风趣幽默,引经据典,用浅显易懂的口语科普他的选题:从陪葬物的变化探讨时代的进步。
说到在一座启末陈初的墓葬群中出土了数件精美礼器。所谓礼器,是自数千年前大成朝开始,到一千多年前的启朝为止,贵族在举行祭祀、宴飨、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用来表明使用者的身份、等级与权力。礼器以青铜制或玉制为主,与活人日常所用的养器有明确差别。
而到了启中期,社会动荡与封建礼教的冲击越来越大,礼器与养器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也被逐渐打破,启后期的墓葬里出土的礼器越来越稀少,直至大陈,礼器逐渐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有实际用处的养器。
刘怀璋用启末的礼器与陈中期的陪葬物作为对比,令月只看了一眼图片,就差点把嘴里的豆浆也喷出来:陈以前的陪葬礼器,如刘怀璋举例的菱纹玉琮,看似花纹式样简单重复,造型也以外方内圆为主,实际上暗含古代朴素的天文认识:天圆地方,寄托了古人希望通过雕刻礼器,实现与天地沟通万物和谐的愿景。
而陈中期的陪葬物,是个青铜卡尺。和现代所用的游标卡尺相比,除了材质与造型略有不同,实际原理是一模一样的。刘怀璋还拿出两个——一个是现代的游标卡尺,另一个是根据出土青铜卡尺一比一仿制的,现场做了实验,果然结果分毫不差。
从以前没有实际作用,只是象征身份的礼器,到测绘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