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必须要扩大市场(2/4)
休了,也七老八十了,可是他还有那么多儿子呢,蔡家在江南盘根错节,怎么可能放弃?
童贯的地位则是全系于赵佶身上,朱缅的情况也差不多。
这三个曾经算得上是权倾天下的权臣,把压箱底的本事拿出来之后,还真在江南组成了不小的势力。
他们这一系的官员纵容,地方士绅放飞自我,少数不想同流合污的官员被排挤,很多官员都被迫放弃职位回乡或者是北上。
这样快乐的日子一旦放开,那就是欲罢不能。
朝廷大军南下之后,他们还会有这样的日子吗?
这就是赵佶这帮政治经验丰富的人,想出来的损招。
反正已经不是自己的国家了,就算糟蹋了也没事,能用这些土地得到士绅们的帮助,他们还有不小的机会,不然的话,朝廷只要一道旨意,就可以将他们全部捉拿回京。
实际上,如果大宋朝廷表示一切都既往不咎,只抓首要的这几个,江南士绅也不想反抗。
可惜的是,在昭告天下的同时,朝廷的旨意里也强调了,这一年多来,江南很多忠直的官员被排挤,三贼的爪牙在各地为非作歹,江南也是大宋的江南,大宋朝廷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再发生!
朝廷大军南下之后,就会在南方进行均税方田法,将那些用不法手段获得的田地,统统要夺回来,然后发给无地的农民!
这一下,可就捅了马蜂窝了。
对于江南士绅来说,让他们把吃进去的吐出来,那怎么行!
大宋之前在江南横征暴敛,他们就很不爽了!
新皇帝上来了,居然下手更狠,真觉得我们江南人刀不利吗?
虽然徽宗才是之前搞花石纲的罪魁祸首,可是花石纲毕竟只是让一些中小地主受损,大地主是不会受到太多损害的,而现在朝廷要在江南搞均税方田法,那就是要掘他们的根啊!
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朝廷里有很多官员都不同意,毕竟这会激起太多的反抗,赵谌却知道,这种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彻底,还不如借助着江南没有什么军事力量的情况下,把江南好好的清理一遍,这样才能拉动内需。
“百姓有钱,产品才有人买,我们北方的工厂生产出这么多产品,超过六成是卖给了河北三路的百姓!为什么?他们有地种,手里有钱,所以才有能力去购买产品!江南如果都是佃户,一年收入就够自己吃个半饱,他们哪有消费能力?没有消费能力,我们工厂的产品,卖给谁去?海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