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节 争论(4/6)
有生物存在,这倒也是奇迹了。
但更奇迹的是,那些怪物到我们这世界居然还能生存,这就更不可思议了。”
“公子,魔物入侵人类世界,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不不不,轩芸,这件事情,真的一din都不正常!”
许岩回忆着司徒笑的讲课,他解释道:“按照生物学的理论,每个物种都是在一定的生物圈环境中进化而来的,它只能适应那个生物圈的环境,很难适应别的生物圈环境——就像我们地球的大气中恰好含有21%的氧气,而在地球上进化而成长起来的我们就习惯于吸氧气而存在。而人类若是到了那些没有氧气的外星球,我们是无法适应那里的环境;而同样的,如果某个外星人,在他们的星球上没有氧气,那他们到了我们地球上,他们也是无法适应我们的空气。
轩芸,你想啊,魔界的怪物,它们虽然稀奇古怪,凶残嗜杀,但毕竟也是一种生物吧?它们既然是生物,又怎能逃脱这个规律呢?魔物来了我们的地球,立即就能生存,还能战斗和厮杀,这岂不是,它们的生物圈与我们地球十分相似?
但魔界泄露过来的魔气,却能给我们的人和草木造成那么大的损坏,这就明了,我们人类无法适应魔界位面的环境,但魔物却能轻松地适应我们的生物圈,这就让人无法解释了。轩芸,你,魔物还算是碳基生物吗?”
朱佑香秀眉微蹙,露出了沉思的表情——在大明朝,也有众多的修士和学者对魔界进行研究,但却没人从这个角度来考虑过问题——不,或者应该,大明世界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在大明帝国那边,已经把天灾看成跟地震海啸台风一样的自然灾难,把它视为自然而然的事,却完全没去考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灾难。
在大明朝的思维体系中。着重的是“实用”研究,针对天灾、时空缝隙、魔界等问题的研究。大明的研究思路是偏向实用性的——比方,大明那边主要是研究如何预测天灾、用什么办法可以更快更简单地杀掉魔物、如何才能堵截住时空缝隙——按地球的话来。大明朝更着重“应用性的研究”。
对大明朝的学者来,思考魔界的生物圈——他们根本就想不到那个深度去!因为这根本毫无意义——即使魔界位面的环境再适合,也不可能有哪个人类会跑到那边去生活吧?
相比于大明朝,现代地球的思维明显更全面,更喜欢研究一些原理性的问题,比如许岩提出的魔界位面到底是什么环境、魔界生物是否还属于碳基生物吗之类的基础性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