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人怕出名猪怕壮(1/2)
高管家抱抱拳:“不敢承三公子动问,老朽今年五十有√网”
“呵呵,哪里哪里,您老看起来脸色红润,印堂亮,估计您老再活个五十人雅士听的如痴似醉,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南阳郡王、狄员外、卢长史、陈越四人,正切磋学问,互夸文采,当听完单绫的吟唱,四人尴尬地闭了嘴,与这诗比起来,自己写的那些诗,自己那些颇为自得的诗,刚才还在互相吹捧的那些诗,那简直是狗屁,甚至连狗屁都不如。
正如在一千多年之后的现代,一个人凭一歌可以红极一时,引领粉丝无数。唐朝的文人士子,倘若写出一好诗,在短时间内亦可以红遍大江南北,令文士折腰,令红颜倾倒。所不同的是,在现代,名利双收的,是唱歌的人,即歌星;在古代,名利双收的,是写诗的人,即词作者。现代借助于先进的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手段,可以使歌星一夜成名。然而在古代,却没有这些先进的科技,像单绫这样才貌双全的歌女,不管你如何绝色,不管你嗓音如何优美,能出名的,也只能是临海县城这块巴掌大的地方。相反的,一好诗,却能在文士之中传诵,在歌女之间吟唱,在市井之中流转,一百个人有一百种曲调,但诗就是那么一,所以,能够口口相传的,便只剩诗人了。
缘如此,像翠烟楼这样的秦楼楚馆,既是风花雪月之地,也是文人雅士趋之若鹜的地方,有多少文人雅士寄希望于秦楼楚馆中,灵机突现,吟出一句好诗,通过歌女的传唱,通过文人的吟诵,而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
譬如今晚,“恨不相逢未嫁时”通过单绫的吟唱,写这诗的作者自然是不想出名都难。众文人雅士既惊叹于此诗的风光旖旎,又不免对写这诗的人怀有一种羡慕嫉妒恨的复杂心情。宾客们交头接耳,吩咐打听是谁写了这诗。
卢长史、狄员外、南阳郡王三人虽则年龄相差悬殊,但皆是饱学之士,哪里会不明白此诗的高明之处呢?便用眼睛询问在此桌作陪的钟娘子。
钟娘子嘻嘻一笑,只拿眼睛瞄了瞄徐驰,却装聋作哑,并不回答。
那南阳郡王急了,问道:“端的一好诗,不知为何人所作?妈妈休要打哑谜,快快告诉于我。”
钟娘子娇笑道:“若问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王爷且猜上一猜。”
几人面面相觑,最后道:“莫不是妈妈作的?”因为那四个人现徐驰的眼睛死盯着钟娘子,遂猜想是她做的。
钟娘子脸一红,故作嗔怒道:“你们这是作贱奴家不是?奴家倘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梁凄
毒妻不下堂
都市佣兵之王
我家娘子竟是魔教教主
京华子午
谁人生还
武侠世界
绝世大总裁
重回八零:假千金才是真首富
调教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