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奇异期权(一)(3/4)

情绪。

应该说,在有了先前的流言后,市场已经对这个消息有了充分的准备,按理说,这时的日本股市不应该有大的波动,可事实恰恰相反。

在经历了二月份二十个交易日的微小波动后,日经指数再次转头向下,这一次不怪流言,而是大批的日经指数期权开始挥作用。

在两三年以前,国际投行就开始在日本市场推销这种日经指数期权,这种期权的标的可不是虚无缥缈的指数,而是对应着约定好价格的指数期货。

一月份,这些期权开始在oc市场上大卖,具体由古德曼公司操作,加持上了欧洲王室的光环,使其信用等级大大提升。

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

除去史丹利公司的看跌期权,事实上在股市飞上涨的时候,日本本土的很多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筹资(不限于股票市场,也有很多是在债券市场上)。他们承诺,如果贷款到期时,日经指数要是下跌的话,公司将补偿相应的损失。

这部分损失就是弥补因为购买了债券而失去投资在其他地方的机会成本。

这个承诺的实质是日本的公司行了一份带有看跌期权的债券。债券到底要偿还本金和利息,而这个看跌期权是否兑现,很大程度上要看日经指数的表现。

不过在当时,日经指数气势如虹,没有多少人相信它会下跌,因此这些看跌期权的价格非常便宜,甚至到了一个令人指的地步。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投行大量购买了这种产品,即日经指数看跌期权,那么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呢,难道是打算和日本企业对赌吗?

不,国际投行一般不会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危险的境地,特别是和整个庞大的日本市场作对。这些毕业于常春藤的银行家们根据这些日经指数看跌期权的某些特点,再设计出类似于这种东西的金融产品,然后把这些东西销售出去。

这样一来,既对冲掉了风险,又从中赚了一大笔利润丰厚的差价和手续费用。

而且,国际投行家们是在两个不同的市场操作,所使用的货币也不相同,一种是以日元计价的日经指数看跌期权,另一种则是以美元计价的日经指数看跌期权。他们所打的如意算盘就是,一旦日本的市场下跌,那么迫于经济压力,日元很可能会贬值,这样一来国际投行就可能收到来自日本的日元,然后以美元支付给另外市场的投资者。

这么一来,国际投行所赚取的利润可能要被迫吐出去,甚至还要倒贴很多。

因此在设计看跌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时代之金融之子】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九章 奇异期权(一)〗地址https://wap.xbqg888.com/71/71889/86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