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44节急转直下(1/5)

赵公廉这些年虽然人不在京城,但身为**臣和大宋最有前途的官员,仕途十几年也在朝中结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只是这股势力是哑铃形的,一头是高官,一头是低品京官,中层实权官很少,主要被蔡京等的人把持着职位。如今皇帝恶了赵公廉,梁师成、童贯等高层权力盟友果断弃沧赵而去,准备在必要时会狠狠帮皇帝咬沧赵几口,把沧赵重重踩进地狱。宿元景,宿太尉等朝中一些一向支持赵公廉的比较正直的官员,看**皇帝心思已定,为赵公廉申辩也白费话,还要恶了皇帝祸及自身,也识趣地闭了嘴,任群贼疯咬沧赵。这等于赵公廉在朝中高层的势力没了。剩下的中低品官员多为年轻少壮派,拥护追随赵公廉,无非分两种:一种是真心实意的。有志气,在读书时就深深敬佩学习赵公廉志向、能力、节操,想和赵公廉一起踏踏实实做实事,干出成绩,扭转大宋的墓气腐化,帮大宋抓住金起辽变的难得机遇收复燕云十六州,从此改变大宋北方无有利防御地形抵抗北蛮的局促尴尬被动局面,完善大宋江山统治,自身利益上也能抱着赵公廉这个未来不久的宰相的大腿,前程光明远大,做千古名臣。另一种就是政治投机者。他们可能也深为佩服赵公廉,有雄心壮志,把政治目光放长远,不急求飞黄腾达,或太年轻位卑,想投靠蔡京等,人家也瞧不上,得不到快速攀升,索性耐心熬资历跟着未来宰相混,图的是几年后的美好前程。现在,风云突变,赵公廉现在强势,也能继续强势一段时间,但已是官场秋后的蚂蚱。考验人心的时刻到了。人心却不经考。一时间,京城中追随赵公廉的官员弟纷纷忙着撇清和沧赵的关系,到处乱窜紧急巴结蔡系等官员保住仕途前程。东京文成侯府转眼由访客络绎不绝变得门可罗雀。但儒家教育还是教出了些有骨气有大志的真君子。就是太少了。有资格上朝听政的前拥廉派中,绝大多数都缩头背叛了,有几位官员却不顾风向,力挺赵公廉,和群/奸争得激烈。事实上,单从奏折字面确实找不出赵公廉的不是。皇帝你不喜欢人家,有那么多官员厌恶人家,人家识趣不干了,请辞回家孝敬长辈,满足了你们的心愿,这有什么罪过?人家不想干了,不碍你们事了,你们还要人家死?这特么还有天理公道?还有王朝该有的秩序法则吗?吃苦受罪的大功臣就这下场?贪官污吏奸佞人嘴炮庸才反倒有功有前途,得势?这也太让人寒心了。赵佶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地道,但皇帝永远无错。江山是我的江山,一切我了算。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是千古君王法则,权力至高法则。你再有功,再有能力,若是不顺我的意,让我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