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抛砖引玉下诱饵(1/2)

刘睿站在高处,望着下面的人,都一脸的不屑,甚至有一个乡绅家族的子弟还讥讽的问:“请问这位主管,您教算学,是用算筹还是算盘,亦或是用你的十个手指头?”

另外就用人捧哏儿:“那里,卫城的人都知道,这位混混很聪明,至少可以加上十个脚趾头的,嘿嘿,知道为什么说,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吗?”

世家子弟,家学渊源,自然眼高于顶,一个下人奴才高高站在台上,对他们指手画脚的,心里绝对不能容忍,能这般说话,算是已经很客气隐忍了。

刘睿呵呵冷笑:“古人还知道,达者为先,你既然知道运筹指的是算筹运用,那我问你,算盘在中原又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你知道九九歌吗?”

那个乡绅子弟傲然一笑:“九九歌为何物,冯某不知,但算盘的起源流行,众说纷纭,但流行元末明初大概可信。

成华年南直隶名流梅其在(历算全书、古算器考)中提到:今天珠盘起于何时?众说纷纭,曰:古书以轶,若无明据,然以余度之,起于明初尔!,这个判定得到了众多名家的肯定,这位主管以为如何?”

古人为了显示学识渊博,每每吟诗作文,都引章据典,这一点,刘睿自认为甘拜下风。

刘睿指着这位子弟阴着脸训斥:“记住,要懂得发言的规矩,事先要举手,得到本人的同意,方能站起来说话,都这样胡乱说话,岂不是乱了章法,你的家族就这样培养你的?

算盘流行何时,果然众说纷纭,你说起于明初,但我却知道,宋版有(盘珠集)和(走盘集),这你又做何解释?

要说是起源流行于宋,但在东汉著名数学家徐岳所著的(数术记遗)却也提到了珠算,也可以说,起源汉代也是一种说法。”

刘睿心里五味杂陈,要说把前世的雅兰记恨在骨子里,那是没的说,但有时候也多亏这女人的刁难,自己和她辩论珠算的时候,得到了这些知识,如今却用来镇赫这些人了。

那子弟嘎巴着嘴巴,想争辩,却无可奈何,刘睿也是引经据典,说出的都是有证可查。

下面众人看向刘睿的就此多了几分敬意,最少,在珠算上,刘睿绝不是孤陋寡闻。

新官上任还要三把火的,今儿刘睿想要折服这些人,光靠这些还不够。

忽然拿着石笔,回身在大黑板上写下了一段话,大概是一个农家,种了多少白米,多少谷子,产出多少,有的用来酿酒,有的卖了,剩下的除了吃用,还要缴纳秋税,抛去各种费用,最后问这个农家家主一年所剩是多少。

这里面牵扯到七个分项,是一道七阶方程式的运算。

古人虽有算筹,这时代更有了算盘,但运算方程式没有公式,都是借助算筹算盘推理脑算,运算七阶方程式,就是个大难题。

初秋时期的鬼谷子能算出六阶方程式,就被奉为神算,在大明,一般人能算出六阶方程式的,也算是一方高明了,还要用上一天甚至几天的时间。

下面,嗡嗡嗡,这些人都在揣摩着上面的方程式,都是一脸的疑惑,那个弟子这次规矩了,举起手,看见刘睿点头,才站起来问道:“主管上面写的大概是七阶方程式,冯某不才,要是给我一个月的时间,或许能算出来,嘿嘿,就不知道,主管写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一个月能算出七阶方程式,在大明也算凤毛麟角了,所以这个弟子很自得。

刘睿心里乐开花,心说你小子真上道,知道给小爷捧哏儿。

刘睿没有言语,而是回身,用石笔在黑板上哗哗写着出一些奇怪的符号和格式,最后归类出七个分项,然后合并组合,很快的在下面写出答案。

然后回身,指着后面的黑板:“留给你们一道作业,回去后用你们的法子,算出这个方程式,看看我这里算出的答案是否正确?还可以告诉你们一个诀窍,用这里给的答案,往回推理,如果和前面的数字吻合,就证明这个答案是正确的,这样,就不用什么一个月,只要懂得算学,有一个时辰就足够了。”

刘睿回身,又在黑板上写下九九歌,对着众人说道:“这是运用算盘的口诀,我这里无偿的送给你们,请你们尽快记住,明日开始,我就传授给你们如何用九九歌操作算盘,今日就到这里,明日一早辰时末刻,继续上课。

尔等要想继续在这里求学,就要遵守这里的规矩,上午上课,下午做事,你们要根据这里的安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些人算是彻底被震撼,呼吸间就能推算出七阶方程式,这是何等的震惊!

所以,每一个人都急迫的想知道,刘睿算出的结果是否正确,如果真是的,那这个刘睿岂不是在算学上高出他们这些人太多了!

也知道,凭着他们的能力,直接算出七阶方程式,无异于登天,但有一点却明白,利用这个答案反过来推理,到是容易的多了。

所以,所有人都没有离开座位,都拿着算盘,在小黑板上反复推理着,急切的寻找着答案。

刘睿看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网游之末世霸途 醉红尘,药门弃女 雪落红墙 抗战之还我河山 狂魔封神 绯色商途 男主绿得人发慌[穿书] 爱德华侦探 欢喜田园,我的小冤家 退亲后,假千金靠玄学一统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