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章 三方合作(2/5)

可是创造了世界上最快施工的奇迹。

常沙一个建筑施工队,仅用了15天(360个小时)就建成一幢高30层总建筑面积达到18.3万平方英尺(约合1.7万平方米)的酒店大楼方舟宾馆。[..]

现在邱道盛也是在寻求多元化的发展,商场,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越多,财路越宽。

“有详细企划案吗?”

邱道盛从桌子下面拿出个公事包,掏出一份件递给唐信。

唐信认真地翻阅。

他可不会盲目投资一个项目。

天海市以前的市政宾馆位于市中心,十年代的时候名噪一时,但一间宾馆,就算建成之时再豪华,随着时间推移,都要不断投资翻新建筑,后来城市规模飞速发展,市中心那片区域高楼大夏林立,各式各样的酒店在天海落成,原本四通八达的交通在市中心这一段也偶有不便,曾经盈利的市政宾馆连年亏损,竞争力大降,单靠市政客户,难以为继。

要提升天海的影响力,并且在经济建设为主流的社会中提高天海的形象,哪怕是称作面子工程,天海都要竖立一个气派的宾馆,而且不是外资建立的品牌!

这个项目市政府支持,但不参股,害怕遭人诟病官商有内幕交易。

唐信大致看完企划案,望向邱道盛,问:“投资多少?如果入股,我出多少占多少?”

邱道盛说:“你如果入股,咱们三家,出五亿,不够的贷款。天盛地产出三亿,剩下的你们商量,怎么样?”

五亿?

这要建一个顶级五星酒店,几年前五亿就够,可现在,五亿不够,要翻一倍甚至更多。

不过投资地产从来都不是真金白银自家打造,贷款融资是少不了的渠道,甚至不少地产商是空手套白狼,只要有项目在手,用银行的钱去赚钱。

每个行业都不可能一直繁荣兴旺轨迹直线上升,起伏跌宕才是正常的,去泡沫化和产生泡沫,纵横交替。

酒店业也已经呈现出这样的景况,现在比较极端的是要么连锁经营的微型快捷酒店,要么是顶级酒店,中间低星级酒店生存空间日渐狭隘。

这一次是要做一个成为天海标志性建筑的酒店,唐信有兴趣。

他转头望向董赋才,发现对方笑意淡淡地凝视自己。

“雅集团投资多少?”

董赋才又点根烟,笑呵呵说:“邱董出三个亿,如果你不入股,雅集团就把剩下的两个亿出了,换言之,你能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