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天机(3/5)
他做出了错误的决定,而刘伯温,显然是大总管府内现今为数不多的清醒之臣,但是他的遭遇却跟以往历朝历代的忠臣一个样,说出的话來根本沒人肯听,并且还给他自己招來了很大的麻烦。
《春秋正义》向來就以维护道统为己任,从前就对淮扬大总管府的每一条政令都品头论足,这一回,当然也不会放过送上门來的抨击机会,“倒行逆施。”、“桀纣之令”、“哗众取宠”、,同一期的八个板面,几乎每一版都是在反驳“人人生而平等”的观点,每一篇读起來都如洪钟大吕,震耳欲聋。
热闹,向來不会停留在一个地方。
就在淮扬各地的报纸开始对《平等宣言》品头论足后的半个月,长江以南,黄河以北的名士大儒们,果断地掀起了一场声势更为浩大的讨伐浪潮,这回,分属于不同门派,彼此间曾经大打出手的儒林名士们,很难得地放弃了门户之争,南北呼应,东西配合,齐心协力地对淮扬大总管府进行了口诛笔伐。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兴,其国必亡。”在儒林和其他各地的士绅们看來,朱重九率领淮扬红巾群贼,颠覆官府,掠夺士绅,已属于无耻范畴,公然追逐铜臭,参与商号分红,则为失廉,趁着大贼头芝麻李病故,而越过赵君用、彭大等人夺权,属于不义,如今又大肆宣扬什么“人人生而平等”,视春秋以來的等级秩序为废纸,更是将周礼破坏一空。
毁礼、不义、失廉、无耻,这样的人,这样的强盗大贼,岂有资格再活于世上,天下有智勇之士,当群起而攻之,灭其军,毁其城、将其本人和其党羽抓住严正刑典,以还天下太平,乾坤郎朗。
这个号召声音非常大,几乎在一个月之内,就得到了上千个地方名流和当世大儒的支持,甚至一些道士、和尚、绿林侠客、占山为王的蟊贼,也纷纷跳了出來,宣布如果朝廷能重用他们,士绅们能为他们提供便利,他们将不惜一死,替世人铲除奸佞。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來自民间的讨伐声一浪高过一浪,但真正手握兵马大权者,大多数却表现得极为谨慎,除了张士诚公开宣布,从今往后与淮扬大总管府彻底划清界限之外,其他诸侯,如朱元璋、彭莹玉、刘伯温等,态度都十分暧昧,既不阻止各自治下的士绅、儒林,对淮扬狂喷口水,也不断绝跟淮扬方面的往來,该派遣使节给朱重九道贺就道贺,该跟淮扬商号做买卖就做买卖,该偿还昔日债务的就继续偿还债务,仿佛这场突如其來的舆论冲突,根本与他们沒任何关系一般。
最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