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7章 挖坑不填是国家的重要基础建设(2/4)

荷尔斯泰因州修建一条内陆运河,用来贯通北海和波罗的海水域。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拉动波罗的海沿岸的经济发展。而海军可以在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快速移动,即降低了海军的建设投入,也降低了海军的部署压力。

1887年6月新运河工程开始,运河西起北海畔易北河口的布伦斯比特尔,跨越日德兰半岛,东至波罗的海的基尔湾的霍尔特瑙港。全53.3海里,是连接北海和波罗的海的重要航道,故又名北海-波罗的海运河。运河一旦开通将极大地缩短了北海与波罗的海之间的航程,比绕行日德兰半岛航程减少了370海里。整个运河的工程一共使用九千名工人工作八年才完成。

在威廉一世时代,德国海军根本就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大玩意,最大的军舰威廉国王号标准排水量还不过万吨,而德国此时最好的邮 家也知道了,还不足8000吨,所以这条运河在设计之初就显得相当小家子气。

1895年刚建成时的运河航道的水面宽度不小,接近57米,但是航道的底部宽度只有22米。除此之外,航道深度只有9米,船闸闸室125米,宽25米。这也就意味着,运河通航的船只,宽度不能超过22米,度不能超过125米,吃水不能超过9米,在这些限制下,通航船只的排水量不能超过1.5万吨。无论是对军事还是对商业,这条运河的作用都十分有限。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德国海军的前无畏舰和装甲巡洋舰吨位没有能超过1.3万吨的,1903年末通过第二次海军法案开始设计,预计1906年建成,用来取代1870年的海防舰的新战列舰,也就是后来的德意志级战列舰也是这个吨位。然后到了1906年,德国人遭报应了。因为基尔运河的通航能力摆在那,因此造船厂的船台和船坞也是以这个标准为配套的。在面对英国人满载排水量2.18万吨的无畏号的时候,德国人发现,自己居然没法造船!

虽然当时还不知道无畏号的具体数据,但是提尔皮茨已经认识到德国的战列舰没有一艘可以和英国人对抗。因此提出德国未来的战舰排水量要超过1.9万吨。这就意味着德国必须先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改造和扩建工作。

但是改造工作谈何容易,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改造和扩建工作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还将严重拖延进度。

运河于1907年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扩建,于1914年6月竣工,此时离一战开战只剩几周时间了。扩建之后的运河水面宽102.5米,水下宽44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秘密新婚,总裁爱妻极致 直播借法,请相信科学 那年我们还年轻 华娱之流量之战 科技传承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香村往事 竞技之路 超级村医 成婚数年,绝世强者的身份曝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