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28章 三农问题(3/4)

了。

另外还有人均耕地面积的问题。江南一带。能有几个按最大生产能力。租种到三十亩地的人?至若闽广之地。向来地狭人稠。一家一户往往租到个三五亩就差不多了。这么少的土地。这么高的地租。你朝廷再来刮。真真是在要老百姓的命。

工业和服务业。都必须建筑在农业的基础上。没有农业。任何工业都是空中楼阁。琉球能放手发展工商全在它有广阔的处女地。第一新开土地没有地租。能通过商税收取较高的间接农税——实际上别说十税一。楚风就收一半。琉球农民都比江南过的好;第二。土地按最大生产力分配。一个壮劳力三十亩地。人尽其用。人均收成就多。

|淑立刻发现了问题。她皱着眉头道:“这样的办法。只能在琉球用。你将来逐鹿中原。却是全然不合适的。

闽广中原土地皆有主。终不能禁止别人收地租吧?内陆人多地少。也不能像琉球那样。每人都分到三十亩啊!你那琉球。不过漳州汀州两个府的大小。土地分完了。政策就难以为继。只除非只除非……”

陈许两族。都是大地主兼营盐场矿井商业。对于土地问题。陈淑桢最熟悉不过了。她忽然想到一话。梗在喉咙里。吐不出来。

“只非打土豪分田地。是吧?”楚风笑笑。见陈淑桢脸色不那么好看了。才摇手道:“放心。那是绝对不会的!”

开玩笑。马大爷都说资本阶段之后才能搞铲铲主义呢。跑宋末直接从封建社会搞打土豪分田地。楚风毫不怀疑自己会被当成妖孽。再者。琉球发展工商业。最注重对私人财产的保护。这也决定了他不可能侵犯地主们的财产权。

“世人知有海外有琉球。焉知琉球之外又有琉球?”楚风神神道道的来了一句。嘿嘿。物以稀为贵。如果土地多了。地主们还能收那么高的地租吗?经济问题。经济手段解决。现在是1279不是1929。可供选择道路。更多。

大航海时代还没展开。没有六分仪。横跨太平洋到达美洲还是个白日梦。但从福建到大洋洲。一路上南群岛星罗棋布。从纯理论上讲。如果沿途海岛设立补给站。就算划着洗澡盆子。都能从泉州划到大洋洲去!

更何况这一路上大大小小的荒岛。或者百十个或者千把个土人。把他们往矿井里一扔。这土地不就空出来了吗?反正南岛猴子也只知道爬树摘香蕉啃。倒不如咱们开了荒地种水稻吧!

“琉球之外又有琉球!”陈淑桢咀嚼着这句话。一时痴了。那天下人尽饱暖的愿望。岂不是轻而易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