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四百九十三章 辽西大溃败(5/5)

,不怀好意地送来一批美女,供他享用。

每天退朝后的夜宴,宫女奏乐,翩翩起舞。就寝时,龙床上常常是两名美女轮流

“御幸”。本来单薄的身体,哪里禁得起如此折腾,朱常洛终于病倒了。

郑贵妃指使原来在她身边侍候的亲信太监、现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掌御药房太监崔文升,让朱常洛服用通利药——大黄,致使病情加剧,一昼夜腹泻三四十次,进入虚脱状态。

以后,又在郑贵妃的授意下,让朱常洛服用称为仙丹的红色丸药。九月初一日五更,朱常洛一命呜呼。

这位明光宗,在位仅仅一个月,成为明朝最为短命的皇帝。郑贵妃原本指望乘朱常洛之死,再次为自己的儿子朱常洵谋求帝位。

然而,依然没有成功。朱常洛把帝位传给了长子朱由校。九月初六,朱由校仓促继位,这就是明熹宗(天启皇帝)。

朱由校即位时虚度十六岁,父亲虽然是皇太子,却连遭厄运,作为皇长孙的他,当然没有可能接受良好的

“豫教”——执政前的系统训练,学识才干比父亲大为逊色,说他不学无术,似乎也毫不为过。

明清史专家孟森说,朱由校是一个

“至愚至昧之童蒙”——愚蠢之极蒙昧之极的儿童。传记文学专家朱东润说得更加彻底:朱由校是朱常洛的

“文盲儿子”,

“一字不识,不知国事”。如此看来,难道朱由校是一个白痴?其实倒也未必。

他是一个心灵手巧的颇有创造能力的人,最大的爱好就是做木匠、泥水匠。

当时的野史,如李逊之《三朝野记》,这样描写心目中的皇帝:除了喜欢骑马看戏之外,最大的爱好就是盖房屋,亲自操作斧头、锯子,加工木材,技艺之精湛,能工巧匠都望尘莫及。

他使用的一些器具,都自己制作;而且性情急躁,早晨开工,晚上一定要完工。

当时的宫内太监刘若愚耳闻目睹这一切,在回忆录《酌中志》中说得更为具体:朱由校制作了一种以水为动力的大型玩具,构思与造型都精美无比:“用大木桶、大铜缸之类,凿孔创机,启闭灌输,或涌泻如喷珠,或澌流如瀑布,或使伏机于下,借水力冲拥圆木球如核桃大者,于水涌之,大小盘旋宛转,随高随下,久而不堕。视为戏笑,皆出人意表。”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